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生鲜食物的观念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而生鲜产品也从最早只属于少数人群的“专利”,逐渐成为大众的日常消费品。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生鲜农产品包括物流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拥有3.1亿以上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204万个农业经营单位,耕地面积超过13亿千公顷。完备而庞大的生产体系使得生鲜农产品的供给量十分充足。此外,随着近年来全球贸易加速,农业经营亦有全球化趋势,这更加丰富了国内的产品供给能力。
而根据国务院2020年食物消费标准显示,我国生鲜总需求量将达到4.2亿吨,而仅2018年我国生鲜农产品年产量超过11.1亿吨,这意味着市场进入到结构化的供给过剩时期,开始转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买方市场,一切供应链环节需要围绕最终消费者来重新定标,供应链质量的价值进一步放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蔓延至社会的各个角落,更爆发了生鲜电商和新零售等多种以线上化或线上线下一体的生鲜渠道模式。
但整体来看,国内的流通渠道仍处于以批发市场和中间商为主的线下运作模式,线下渠道为生鲜农产品带来的品牌影响相对有限,而线上流量则能给生鲜品牌化、标准化提供生长空间,并通过多渠道融合来赋能生鲜品牌。
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生鲜农产品的流通遭遇到一定阻力,整个市场供应不足。而疫情催生的“宅经济”更是导致网购需求激增,而在供需失衡之下,还存在送货不及时甚至无人配送等物流方面的问题。
根据中物联统计,2018年生鲜冷链的需求规模达到1.82亿吨,2019年有望突破2.3亿吨,而我国冷链物流水平尚不足,冷链流通率较低,与巨大的需求形成了结构性矛盾,是制约供应链发展的要因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生鲜供应链发展的核心动力。
商务部2015年统计显示,中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的比重分别为22%、34%、41%,远不及发达国家95%以上的流通率。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规模将达到3391亿元,并保持15%以上的年增速,未来,冷链物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而对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进一步的发展,艾瑞咨询日前发布报告指出,物流企业将在生鲜供应链中发挥更大的市场职能,在渠道优化、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多个非传统物流环节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艾瑞指出,在生鲜农产品流通链优化的过程中,物流端凭借对供应链质量和交付过程的掌控,或能从中寻找新机。深入生鲜产地,协助优化生产模式,把握流通链条和增值环节(加工包装分选等)等策略都将成为建设物流生鲜品牌的助力方式。
而随着超市、便利店、生鲜卖场以及B2C电商、O2O平台等模式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已经是生鲜供应链的大势所趋。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未来的前置仓网络和农超直供模式的单点物流量将会近一步提升,限制条件打开将释放城市生鲜配送的物流潜力,未来,冷链城配和宅配体系将得到巨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