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忙产业转型,B端成投资热区
据掌链不完全统计,3月国内物流与供应链平台投融资共18笔,总金额超85.125亿元人民币。其中,企业融资16笔,京东物流与东方海外全资子公司Gold Talent、中远海运物流成立合资公司为1笔,申通快递投资大数据公司为1笔。
(据掌链不完全统计:3月物流与供应链企业投融资共16笔)
① 专业资本聚焦头部,腾讯、苏宁等投资为智慧零售。首先,从融资轮次来看,均在A轮以后,包括IDG、软银中国、鼎辉等一线资本纷纷入局。显然,A轮以后创业企业具有更稳定的投资价值,在资本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其成为早期创业投资的最佳入局时机。
同时,包括腾讯、苏宁、美团等产业资本也都通过资本手段积极扩展领域,填充智慧零售乃至更多业务版块。
如不久前苏宁成立的苏宁生态链基金,这支主要赋能中小企业的资本,是苏宁为了将技术、资金、经验、渠道等赋能中小型企业的生态基金,其在短短3个月内已向外投出近2亿元人民币,包括供应链平台滴普科技、社区团购邻邻壹等。
自开年以来,苏宁易购依然维持了2018年大刀阔斧的发展脚步,全年要新开15000家智慧零售门店、再增员工8万人。而在这100天里,先是收购万达百货,推出1100多个前置仓,发布包裹“绿皮书”,上线苏小团,还有本月即将上线直采直送的苏宁菜场……其似乎与社区生意“杠上”了,在其已经拥有完整供应链的基础上,这种下沉式打法显然是想点对点链接更多的消费需求,让智慧零售的触角更加牢靠。
而腾讯对谊品生鲜的宠爱,也是来自于谊品生鲜自带的“垂直供应链”故事。因为,谊品生鲜从供应端的批发程序,如从种菜、养殖,到物流运输,甚至到摆进柜台的整个程序,全部是自己做的,即果蔬生鲜的批发和零售的一体化自营。
此外,无论是明星投资机构还是互联网巨头,它们的钱越来越向头部集中,如唯捷城配、谊品生鲜、星链等都是行业的翘楚。
② B端诱惑大,资本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开大门。其实,纵观2018年国内总投资额和美国总投资额,都超过了千亿美金,或许寒冬只是相对某些领域和企业。尤其在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资本换道路的过程中,冷热不均更为明显。
从本月融资企业分布情况来看,供应链平台本月融资数量最多,达到7笔,其次是仓储机器人服务商,都是科技含量高的toB企业。
例如专注工业零部件领域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商海智在线,就获得老股东钟鼎创投持续跟投的近亿元融资。
成立于2015年的海智在线,4年来先后拿到过海尔、清华控股旗下沃富金信、钟鼎资本、智数资本和本轮洪泰基金共计五轮财务及产业投资,而一路受到明星资本陪伴的原因,与其建立的非标数字化供应链桥梁平台不无关系。
基于全球在线采购市场和一站式采购服务两大业务方向的海智在线,实行供应链全程透明的交付模式,将非标零部件采购标准化,提升行业整体采购效率,同时极大赋能制造业的转型。智数资本就对外表示这与其投资方向高度契合。
我们知道,过去消费互联时代是更多的关注如何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帮他们更好地连接、供给。而产业互联网则更多关注供给背后的优化空间,即如何让技术进一步渗透到更长的端到端优化,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零售渠道到物流,再到消费者。因为端到端的优化一旦打通,整个产业效率就会进一步提升。苏宁为了聚焦中小企业的生态基金就是最好的例子。
同时,智慧供应链平台、机器人仓储大比例融资也更好的诠释了“科技强国”四个字。近日,随着证监会发布科创板相关制度,并开放科创型企业申报上市,科创板的投资门槛变为2年交易经验和50万资产,资本力量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含量越高的企业被资本留下的可能性会更大。
③ 阿里投资申通的46.6亿,末端才是核心。再来说本月投资金额最大的46.6亿元。阿里巴巴在拿下申通快递后包圆了“四通一达”里的“四通”,对此阿里巴巴表示,入股申通是为了加快构建智能骨干物联网,而双方会在物流科技、快递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领域进一步探索。
对于阿里的入局,申通或者业内似乎都不意外。除了竞争性防御,包括多方揣测的应对京东、顺丰,拼多多等,当然竞争是常态,也是一个过程。于阿里自身来说,更多的还是考虑到其要打造的“中国快递24小时必达,全球72小时必达”这张智慧物流骨干网上。
不过,最近两年,马云又加了一个,要将中国物流成本GDP占比从16%降到5%左右。
虽然目前菜鸟网络的仓储、跨境、末端等进展都不错,但离这个标准还是很远的。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环节的打通,以及乡村和国际市场等新增市场的渗透,在其全面推进新零售的现在和未来,底层物流和供应链才是核心。而这其中,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成本最重,效率要求最高的,因而双方的合作重点在末端、科技和新零售物流上。
而于申通来说,好处是可以节省一部分基础设施的投资。近年来,申通转型“直营”,想要建立起一体化服务模式,但重资产带来基础设施投资巨大。所以我们看到,它的资本投向中转仓、快递柜、车辆、设备乃至日益紧迫的数字化平台上。而牵手阿里,除了资本、技术,其明显可省去不少基础设施投资,转而更多精力集中在运营和服务上。
(申通对外投资情况一览)
而融资后的变化也很明显,先是申通以3000万占股了大数据公司申通万马30%的股权,布局科技物流。随后陈德军辞任了总经理一职,由陈向阳接任。不过,辞职后他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陈向阳曾在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担任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副总裁职务,期间曾参与苏宁收购天天快递、整合物流业务的工作。而当时其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客户对快递服务的满意度不高,主要是原有快递企业经营模式难以满足C端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或许其上任后会对申通末端服务带来更多可能。
④ 与巨头联姻,京东物流加快 供应链基础设施 网建设。 通过资本打开全球供应链基础设施网的还有京东物流。3月29日,京东物流与东方海外间接全资子公司Gold Talent、中远海运物流订立协议,共同出资2.5亿元成立合资公司,其中京东物流出资1.35亿元,合资完成后占股45%。
合资公司的设立将涉及﹕京东物流将京东境内独资公司注入合资公司,以及京东物流提供资金予合资公司收购京东境外独资公司;Gold Talent和中远海运物流收购一海通,将一海通注入合资公司﹔及合资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及一海通员工持股平台分别向合资公司注资。
据公告,双方要全力打造线上线下综合国际供应链服务台,以更好服务全球客户。其实两者联手早有端倪,去年10月就有媒体报道东方海外携手中远海运走近京东,参加京东的全球物流峰会,也就是这场大会上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表示要携手搭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优化全球供应链效率,实现共赢。
当时东方海外物流行政总裁叶建平就在论坛上分享并透露了:“目前东方海外物流和京东开展了跨境电商方面的合作,结合东方海外物流在集装箱运输和海外物流网络方面的能力,与京东在仓储、配送和物流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合作将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更值得注意的是,成立于2014年的一海通由原中海集团旗下中海科技和中海集运联手成立,曾与阿里巴巴合作,如今已成为一家提供整合国际供应链资源的平台。多方携手无疑会加快京东物流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布局。
国外忙投资与并购,东南亚市场热度不减
总的来看,国外3月投融资共计8笔,其中企业融资6笔,德国物流巨头Rhenus一周并购了两家货代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投融资总额超31.1亿元。
(掌链据公开资料不完全整理)
① 国际物流收购期来临,小企业生存空间逼仄。显然,一周内收购两家物流企业,并不是这家来自德国如今分支遍布全球的物流巨头的最快成绩。据公开资料显示,去年11月开始,其先后收购了5家企业,包括德国货代SBL 、意大利物流公司Cesped,英国货代Core Management logistics,加拿大货代Rodair以及南非货代World Net Logistics,一个月一家的频率,且以货代企业为主。
虽然由于收购更多细节尚未公布,但从其给出的并购原因来看,Rhenus显然是在加快全球物流网络的搭建。
Rhenus 是一家物流服务提供商,业务遍及全球,年营业额达48亿欧元。如今其在全球拥有610个分支机构,29,000名员工,业务包含合同物流、货运物流,港口物流和管理供应链以及创新增值服务。货代港口是其参与更多国家物流市场的重要关口。
不止于Rhenus,近年来,国际物流市场正被收购,例如航运巨头马士基收购美国的老牌报关企业Vandegrift,CMA收购CEVA,西班牙C.H Robinson重金收购西班牙货代企业The Space Cargo,Apollo Globa收购美国老牌物流企业DCLI等,无论是为了拓展新的业务市场,还是获取新的业务模式,国际物流巨头们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自己的收购计划。资本紧俏的大环境里,“大鱼吃小鱼”会加快行业整合,小企业生存空间更窄了。而在Rhenus全球收购列表里下一个或许是亚洲市场。
② 中国资本仍在全面下注东南亚市场。同时,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依然是资本愿意大手笔下注的市场。包括拿到种子轮760万美元融资的“印尼版满帮”Kargo Technologies,其背后的资本红杉印度、Uber 创始人Travis Kalanick创立的10100 fund、真格基金等明星资本贡献了东南亚规模最大的种子轮融资之一。
还有拿到本月国外资本最大比笔的Delhivery,4.13亿美元合计27.67亿元,超过了阿里投资申通的数额。作为印度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此轮融资除了加码IPO以外,对于其扩大市场成为更全面的印度综合物流商至关重要。
因为Delhivery刚开始是一家食品配送公司,但后来才转向做全套物流服务,采取的也是全套直营模式,市场的扩充资本不可或缺。而纵观印度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多数都有中国资本的身影,以阿里、腾讯、复星、小米等为主的投资力量正四散印度互联网、电商、O2O、金融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