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会现场。张旭 摄
10月24日,交通运输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介绍,国家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工作已于日前顺利完成,国家高速公路及国道共新增或调整交通标志28.3万块,实现互联网和导航服务数据同步更新,切实方便群众的出行。
周荣峰介绍,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我国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40.1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网由原规划的“7射、9纵、18横”,调整为“7射、11纵、18横”,以及6条地区环线、16条并行线和104条联络线,总规模约11.8万公里,另有规划远期展望线约1.8万公里;普通国道网由原规划的“12射、28纵、30横”共70条路线,调整为“12射、47纵、60横”,以及81条联络线,共200条路线,总规模约26.5万公里。
去年3月,交通运输部正式启动了国家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工作。实施一年半以来,共新增或调整交通标志28.3万块,其中涉及国家高速公路里程约8.4万公里,新增或调整交通标志约7.6万块;涉及普通国道里程约23.5万公里,新增或调整交通标志20.7万块。
这次调整工作除完善路线编号、行驶方向、控制性地点和距离等四大信息外,提出了多路径公路指引、间接到达信息指引、双标识信息指引的方法,基本实现了既定的“四个一”目标。即构建了一个统一规范、清晰完善的公路网标识体系;形成了一套技术先进、科学智能的数字化路网管理系统;建成了一张满足社会公众出行新需求的公路信息服务立体网络;营造了一个高效便捷的公路交通出行环境。
命名编号调整后,每个城市绕线环线均有全国唯一的编号,每条国家公路均有独立名称,每个重要道路节点均有明显的标志,确保上路司机认得清、看得懂、行得通,走得对。导航工具协同一致。
新的高速公路编号规则图解。张旭 摄
周荣峰介绍,本次调整工作依托“图像识别AI算法”“数字化电子地图”“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大范围海量路网数据的快速采集,建设了基于数字化电子地图的交通标志资产管理系统,构建了路上指路标志和移动互联网导航的协同引导体系,有力提升了工程的实施效率和效果。
此外,在命名编号调整工作开展期间,高德、百度等多个社会企业以“监督员、观察员”的身份积极参与,建立了适合于中国驾驶员出行习惯的路网指引技术体系,导航企业第一时间更新导航数据,确保导航播报与指路标志相协同。
互联网出行行为大数据显示,本次调整工作完成后,驾驶员转换行驶方向的行动点普遍提前,急减速、急换道等不安全的驾驶行为大幅度减少。
周荣峰介绍,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做好命名编号调整的后续工作。
一是推动全路网命名编号调整工作。目前,国家公路网以外的公路和城市道路还存在没有协同调整完的路段,交通运输部将指导地方交通运输部门从整体路网出发,加强与住建、公安等部门沟通,尽快完成全路网的调整工作。
二是推动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工作。继续加强与互联网和导航服务公司的交流合作,实现数据的同步更新;并协调公路养护管理和路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数据交换。通过数据的及时更新和统一,进一步方便群众的出行和使用。
三是继续深化调整成果,加强调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对命名编号调整的路线和时间安排进行公告、公示和信息发布,做好交通出行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