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萍乡市物流综合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政策新闻 > 国内新闻 >

交通运输部:指路标牌更科学 急减速、急换道锐减

时间:2019-10-26 10:18 来源:未知 点击:
江西省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示:您的Flash Player版本过低,请进行网页播放器升级!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0月24日讯,交通运输部举行2019年10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国家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工作”已于6月底基本完成,从而令路上指路标牌上公路的名称和编号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科学,使得驾驶员转换行驶方向的行动点普遍提前,急减速、急换道等不安全的驾驶行为大幅度减少。

交通运输部:指路标牌更科学 急减速、急换道锐减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介绍道,“交通运输部去年3月份启动国家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工作,涉及国家高速公路里程约8.4万公里,新增或调整交通标志约7.6万块;涉及普通国道里程约23.5万公里,新增或调整交通标志20.7万块。在调整特点上,则主要在原来基础上完善,不是推倒重来,避免了大规模的改造;同时,通过加强宣传、合理安排,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调整工作对公众出行的影响;此外,依托'图像识别AI算法'、'数字化电子地图'等先进技术,大幅提升了工程的实施效率和效果。”

交通运输部:指路标牌更科学 急减速、急换道锐减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

具体来看,一是指路标志连续,路更好认了。在普通国道的重要平交口,驾驶员都能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编号标志,告诉您这条路的编号和前行方向,沿线的里程碑也会不断显示该路的里程桩号,司机朋友们找路非常方便;同样,在高速公路入口处也都设置了命名编号标志和方向标志。

二是编号规则优化,更易理解了。这次调整后,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的编号进行了全国统排,编号全国唯一;并行线编号和联络线、城市绕城环线一样,采用了全数字编码方式,取消了中英混排,如用G1522代替了G15W,也就是常台高速,理解和使用更加方便。

三是指引信息科学,更走的准了。我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路网密度已达到世界前列,驾驶员要到达目的地,需要多次转换路线,有时可选路线还有多条,处理不好往往使人一头雾水。这次调整,除完善路线编号、行驶方向、控制性地点和距离等四大信息外,还提出了多路径公路指引、间接到达信息指引、双标识信息指引的方法。

四是导航工具同步更新,使用更方便了。本次调整工作建立了适合于中国驾驶员出行习惯的路网指引技术体系,并邀请了多个社会企业以“监督员、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到其中,高德等导航企业第一时间更新导航数据,确保导航播报与指路标志相协同。

周荣峰特别提到,“从社会评估结果以及互联网出行行为大数据显示,本次调整工作完成后,驾驶员转换行驶方向的行动点普遍提前,急减速、急换道等不安全的驾驶行为大幅度减少。”

之所以能去的如此成果,得益于各地工作的扎实开展。对此,周荣峰继续介绍道,“一是各地精益求精,努力做到从路网一体化的角度对每一个交通标志的设置和调整,进行审慎研究和决策,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二是上海、山东等地开展“啄木鸟”纠错活动,针对调整路段,在现状调研和评价阶段,广泛征求驾驶员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消除各类问题和隐患,形成安全舒适的行驶环境;三是江苏、云南等多个省份进行了精准的里程传递和电子地图的测绘,为构建路上指路标志和移动互联网导航的协同引导体系奠定了基础;四是各地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上均有突破和应用,如广东、四川等省采用外套法施工工艺提高了原有支撑结构的利用率,黑龙江、海南等省采用电刻膜和数码打印技术使标志板面加工更精准、美观、高效。”

同时,交通标志系统建设是一个动态、长效的过程,因此交通运输部还将对下一阶段工作展开部署,其中包括抓紧实施国家公路网以外的其他层级路网的命名和编号调整工作;进一步推进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工作,从而让百姓的出行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