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了,不要挑着担子进城卖了!”5月18日,宜春市上高县塔下乡茶十村贫困户晏菊花感激地说:“多亏了乡、村干部的帮忙,带着企业来家门口收购紫皮大蒜,自己省力又省钱!”当天,塔下乡副乡长罗娇琴、上高县民政局驻村第一书记杜巍,带着采购商“吃”下了晏菊花家中全部的紫皮大蒜,每个比市场价还高出0.25元。
去年年底,晏菊花种植了两亩紫皮大蒜,因为干旱,收成不好。她希望卖个好价钱,弥补产量不高的损失,因为这是她的主要经济来源。可是,69岁的晏菊花挑着大蒜去集市上售卖,价格并不理想,每个只能卖1.25元。
因为紫皮大蒜是当地特色农产品,进入了全国“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按个论价。“种植面积500多亩,一年产量约2.5万公斤。”茶十村党支部书记晏中华介绍,因为没有什么销售渠道,村民挑到山下进城赶集,往往会被商贩压低价格,有苦说不出。
每年5月,是茶十村紫皮大蒜的销售旺季,家家户户房前晒着紫皮大蒜,等待销售。“茶十村群山环抱,交通不便,传统的销售渠道增加了人力成本,还增加了交通成本。”作为蹲点茶十村的塔下乡领导,罗娇琴与杜巍找到了上高县扶贫办,将紫皮大蒜纳入了上高县消费扶贫馆名录。“上高县消费扶贫馆是电商平台,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政府单位采购,以及群众都可以在这下单,消费助力贫困户脱贫。”罗娇琴介绍,“散户下单,我会利用下山的机会给消费者带货。如果是大量采购,则会联系采购方上山,方便村民。”
贫困户晏书根种植的紫皮大蒜今年收成不错。当天,乡、村干部带着采购方来到他家,论个付钱。装袋上车后,晏书根点了点钞票,8000多元。
“往年紫皮大蒜要从5月开始销售,一直到11月。今年不同了,在乡领导以及驻村干部的帮助下,进入了电商平台名录,目前已销售了三分之一,价格也比市场行情好,真是解决了茶十村的头等大事。”晏中华竖起大拇指点赞,“28户贫困户种植的紫皮大蒜已所剩无几,大家可以安心外出务工。”(记者 余红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