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只有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一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开始起步,根据货代与船代可以兼营的规定,原来从事船舶代理的中国外轮代理公司开始经营少量的货代业务,随后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也成立了下属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机构,以后又有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的成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外资企业、运输部门、生产企业纷纷进入国际货代行业。中国的货代企业除了经过商务部审批或在商务部备案的1万多家较有规模的货代企业以外,还有众多中小企业和挂靠在其他企业的货代,总数约在3-4万家,国际货运代理业发展迅速。其中,国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近60%,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近25%,其他的为民营货代企业。沿海地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70%,内陆地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30%。。这些企业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在30多个部门和领域,国有、集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目前,中国80%的进出口贸易货物运输和中转业务〈其中,件杂货占70%,集装箱货占90%〉、90%的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业务都是通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来完成的。
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要翻两番,预计能够达到4万亿美元。中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也将翻两番,预计能够达到2万亿美元,中国的货代和物流也将随之同步增长。中国国内的巨大市场以及中国特有的比较成本优势决定了中国会发展成为世界加工厂,这样中国就会变成世界物流集散中心。因此,中国货代和物流市场的巨大潜力不言而喻。另一方面,中国货运物流的基础设施比较差,亟待改善和提高。政府层面加强物流区域规划,比如,珠江三角洲物流规划和长江三角洲物流规划,各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物流规划,比如,兴办物流园区。这些情况说明一个现象,货代和物流市场仍将成为中外投资者追捧的投资热点。
一、我国国际货物运输行业市场规模
1、国内货运市场规模
图表:2014-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示意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50.7万亿元,增长6.0%,提高0.4个百分点;上半年107.0万亿元,增长6.2%,提高0.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167.4万亿元,增长6.1%,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从构成看,工业品物流总额214.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增速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0.5万亿元,增长7.4%,提高7.2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3.6万亿元,增长3.1%,回落0.8个百分点;再生资源物流总额0.9万亿元,增长7.5%,回落11.5个百分点;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0.7万亿元,增长42.8%,提高7.3个百分点。
2、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市场规模
图表:2014-2016年我国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全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8.51亿吨,比上年增长5.1%。其中,沿海港口完成34.53亿吨,增长4.6%;内河港口完成3.98亿吨,增长9.7%。
3、航空国际货物运输市场规模
2016年,我国完成货邮运输量666.9万吨,比2015年增长6.0%,货邮周转量221.13亿吨公里,增长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