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我国有关部门宣布,由于美国联邦快递在中国发生未按名址投递快件行为,严重损害用户合法权益,违反中国快递业有关法规,决定对此立案调查。
这一消息的发布,在情理之中,也是符合公众所期待的。新闻联播国际锐评指出,作为一家在中国运营数十年的快递公司,联邦快递有义务配合中国有关部门的调查,中国有关部门有权利依据调查结果对其做出相应的处罚。中国所有企业和人员快递服务的合法权益,都应依法得到保护。
其实,这一消息在前一天的5月31日就已经有迹可循的。中国商务部5月31日宣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将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据了解,对不遵守市场规则、背离契约精神、出于非商业目的对中国企业实施封锁或断供,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的外国企业、组织或个人,将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一决定是为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对于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外国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将采取必要的措施。
显然,联邦快递此次被立案调查已经彰显了中国对不遵守市场规则、背离契约精神,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的外国企业、组织或个人的一个明确态度,也对其他不尊重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组织、个人发出一个严重的警告。
先来说下事件的经过:
据路透社报道,联邦快递(FedEx)近期将从日本寄往中国华为的两件包裹寄到了美国,并试图将另外两件从越南寄往华为亚洲其他地区办事处的包裹也转运到美国,这些行为都是未经授权的。
根据快递跟踪记录显示,5月19日和5月20日从东京寄给华为的两个包裹,原定于5月23日送达华为却被送往了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5月17日从越南河内发出的另外两件包裹,原计划运往华为香港和新加坡的办公室,但在5月21日抵达香港和新加坡当地的联邦快递(FedEx)站后被拦截,原因是“投递异常”。根据联邦快递的网站,状态“异常”意味着意外事件阻碍了包裹的递送,例如海关延误、假日或无人接受递送。
随后联邦快递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声明,对转运一事进行了否认。
对于公众而言,这一否认是苍白无力的,新一轮猜疑向联邦快递“狠狠砸去”。在几天后的5月28日,联邦快递在官方微博上发布声明称,对于少量华为货件被失误转运表示抱歉,否认外部授意转运货件。但依然未说明快件被转运的原因,引发新一轮猜疑。
随后,华为向中国国家邮政局提出申诉。可见,联邦快递也未能向华为方面做出合理解释,双方基本上已经撕破脸,这就意味着联邦快递可能要流失一个大客户。就“联邦快递拦截华为包裹并寄往美国”一事,《物流时代周刊》已于5月29日致函联邦快递相关负责人,希望联邦快递就这一事件的相关问题做出正面回应,但截至发稿时未得到回应。
当前,我们要问联邦快递以下4个问题:
一问:华为的包裹出现“失误”,而且接连发生4起,作何解释?是巧合还是蓄意而为?
众所周知,5月中旬美国已经宣布将华为公司及其70家子公司纳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这意味着华为在美国的进口与出口都将受到极大阻碍,在进口美国零部件、购买技术之前,都必须先取得美国工业和安全局(简称:BIS)的批准。
而联邦快递作为华为的合作伙伴,在这一敏感时期,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所谓“包裹误运事件”,而且对于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并未透露。只是在事件刚发生不久,联邦快递发言人多纳休(Maury Donahue)对路透社表示,这些包裹是“错误发送”的,联邦快递没有接到任何其他方面的要求,并强调这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仅限于极少数包裹。
但曾曝光美国监控全球的“棱镜”项目的报料人斯诺登就曾表示,美国政府确实拥有“物流拦截”的能力。因此,联邦快递这一事件的发生,就难免让人“想入非非”。所谓的“误运”究竟是业务层面的疏漏,还是有意配合美国政府的“长臂管辖”,联邦快递必须要向客户和公众解释清楚。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5月2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所言:“我也不知道,把货物转运错地方这样的事情,对联邦快递公司来说是不是经常发生。如果是经常发生,对联邦快递这样的大公司确实不应该;如果不是经常发生,就更需要联邦快递解释清楚为何最近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华为身上了。”
二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运输服务,却“拦截华为包裹并寄往美国”,联邦快递的愿景与实际行动为何如此矛盾?还值得客户信任吗?
大到国家,小到企业与个人,诚信都是立足之本。快递业是一个聚集亿万消费者真实信息的行业,良好的信用何其重要。作为全球快递物流企业当中的佼佼者,联邦快递更应起到示范效应,以商业信用为立业根基。但事与愿违,在运输华为包裹的过程中接连发生事故,还牵强地给出令人难以信服的所谓“误运”的解释,这不仅低估大众的智商,还让联邦快递的企业信誉大打折扣。因为快递企业能否坚守信用履约,保障客户信息安全,是其在市场存在的基础。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联邦快递的这种举动令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接到了美国情报机构的指令,因为这种“劫持”物流的举动已经完全超过了正常的界限和规范。他还认为目前来看联邦快递已经“不安全”了,其在中国的相关业务也应该接受调查,而在明确其安全之前,则应该对其予以业务暂停。
所以,联邦快递经此一事,相信客户在合作时都会问,是安全的吗?还值得信任吗?
三问:事件发生至今,联邦快递没有充分举证,也没有合理解释,对于中国相关部门的调查,态度傲慢。联邦快递在打什么算盘?是不是该摆正态度?
作为一家在中国运营30多年的快递公司,联邦快递不断地巩固在中国的市场。中国市场无疑是联邦快递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当然中国市场也十分欢迎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遵守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的企业。
但事件发生至今已经近半个月,联邦快递除了两次发声外,没有任何关于事件发生的系统说明。中国是一个讲究公平公正的国家,中国消费者是一个遇事理智、头脑清晰的群体,中国媒体是一个讲事实、讲真相的开放平台。相信不只有《物流时代周刊》,发函、致电表达拟了解事件真相的媒体大把存在,采访需求却得不到回应。
而且,国内外已经有诸多专家学者为其支招,也始终得不到回应。如今,中国相关部门已经立案调查。联邦快递傲慢地回应:“联邦快递高度重视我们在中国的业务。我们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及所有中国客户的关系,对我们十分重要。联邦快递要求自己为客户提供高标准的服务。我们将全力配合任何对联邦快递如何服务客户进行的监管调查。”据长安街知事透露,在这份翻译成中文后不到100字的回应中,联邦快递竟用一半篇幅为自身辩解,这与其在华为包裹“误寄”事件发生后的诡辩态度如出一辙,诚意十分堪忧。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运输服务的联邦快递是想采取“鸵鸟策略”,让事件随着时间延续而平息,以此蒙混过关吗?不管目的是什么,联邦快递若想重拾市场信心,必须就相关问题进行清楚解释。拖延不是一个好办法,也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猜测持续发酵,事件的负面持续扩大。
四问:对于这次事件,联邦快递难辞其咎。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又准备如何承担?
事件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只有联邦快递知道。就目前的公开资料而言,各方都很难得出结论。但无论是何原因导致的,有无幕后操盘者,联邦快递都难辞其咎,必须负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尽管在声明中,联邦快递强调没有任何外部方面要求联邦快递转运这些货件。但联邦快递有义务配合中国有关部门的调查,中国有关部门有权利依据调查结果对其做出相应的处罚。
北京市律师协会信息网络电信邮政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委员武雪梅在接受央视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邮政法也是有相关规定的,首先有一些基本原则,要保障寄件人的通信自由。对于受托人,也就是快递公司,不能隐匿快递包裹,也不能私拆,也不可以超范围转给他人。如果确实是“误投”,它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因为联邦快递与华为公司之间存在合同关系,除道歉外,还应该承担包括违约损害赔偿等相关的违约责任。
“如果最后的调查结果表明,联邦快递在未经华为许可的情况下,故意将这些包裹运送到了美国,不仅违反了中国的国内法,也违反了相关国际条约。在邮政快递领域有一个万国邮政联盟,包括中国、美国都是其缔约国。尽管美国去年十月扬言要退出万国邮政联盟,但到这个事件爆发的节点,它仍然没有退出。所以,万国邮联之间的相关的国际协定和国际邮政包裹间的相关准则,我想对于中美两国仍然都具有约束力。”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教授霍政欣如是说。
毋庸置疑,来自中国法律和国际条约的处罚,联邦快递必须接受。且这事件背后的连锁效应,联邦快递该如何承担,又是否承担得起?如市场信心的失去、品牌形象的大受影响、中国市场的变动、网络布局的不确定性……联邦快递或将失去的不仅仅是业务量。
国际物流是大国崛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无论是中国快递企业“走出去”,还是外国企业“走进来”,只有遵守当地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市场规则,才能走得长远。
海纳百川的中国——市场巨大,利润丰厚。外资企业前来投资发展的前提是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遵守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不能出于非商业目的对中国企业实施封锁或断供,不能损害中国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只有这样,外资企业才会在中国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日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掷地有声地表明了中国立场。
该怎么做,联邦快递你看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