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无人快递车、无人机快递、无人快递柜纷纷亮相湖南、上海等地,随着5G时代的到来,关于物流行业大数据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数据究竟能否真正颠覆传统的物流行业模式,带来新的技术和模式革新,也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焦点。
在现在,大数据时代这种词已经老生常谈了,很多人都在说大数据应用将带来的好处和前景,但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用不好就将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首先,说一说大数据在物流行业的前景如何?
其实狭义的物流行业诞生的很晚,2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会诞生快递员这种职业,而现在智慧物流的诞生让物流行业空前的繁盛起来,这离不开两个关键技术——物联网和数据库,大数据提供数据分析,物联网提供平台支撑。
而智慧物流的突破之处在于走向平台,整合整个社会的运力,可以试想一下现在的物流已经相当便捷,而未来大数据技术成熟之后,甚至可以让包裹主动传递信息,实现近乎实时的反馈,包括温度、地点和光照,使得客户在任何时间都能了解到包裹所处的位置和环境,而司机也可在车里直接修改订单物流信息。
简单来说,未来的物流生态圈依托平台形成专业服务体系或是大势所趋,借助平台整合人力、物力和数据,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
至于大数据的前景,我们直接举一个在物流行业中非常著名的例子就行:
搞物流的人应该都听过UPS,美国的一家老牌包裹服务公司、年产百亿美元的全球物流大厂,他们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大数据研究了,并且依靠大数据分析基础设计出了UPS独有的ORION系统。
这个系统厉害在什么地方呢?
简单说就是可以通过GPS实时监控配货车的远程信息,实时分析车辆信息、包裹信息、用户喜好和送货路线数据,计算出最优路线,即使货物在洛杉矶,订单在纽约,ORION系统也能规划出最快路线。
听起来是不是跟百度地图差不多,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
ORION真正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基于这些庞大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如ORION系统基于城市车流数据分析出:送货卡车如果左转,就会很大概率导致货车在左转道上长时间等待,还会增加油耗和事故比例。为此UPS提出了一个“配送末端连续右转环形行驶”的项目,要求每一位司机在配送货物时都尽量右转。
听起来似乎有些邪乎,那么结果如何呢?
到2017年旗下的每一位司机都参与该项目之后,每位司机每日送货路程都因此缩减1英里,每年就可节省5000万美元成本,增加35万的包裹配送。
这就是大数据的魅力!
但是,大数据对物流行业只有正面影响吗?
其实不只是物流行业,关于大数据本身是否真的是百利而无一害,科技界一再争论不休,持乐观态度的人崇信数据即正确,数据应该成为我们的行为指导;而持悲观态度的人则认为数据将会摧毁社会基础,数据所带来的安全问题、隐私问题等都将暴露出来。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大数据能够被正确、合理、有效地把控和掌握。
这里我们看一个国内的例子:
17年的时候,国内物流巨头菜鸟包裹和顺丰快递曾经有一次声势浩大的冲突:
6月1日,作为淘宝网物流及供应链平台的菜鸟网络,发布消息称顺丰突然关闭了物流数据接口,而顺丰则表示,此事是菜鸟以数据安全为由暂停丰巢数据接口,封杀丰巢,进而引发了顺丰主动停止与菜鸟的数据对接。这场事件扑朔迷离,牵扯众多,阿里、京东、腾讯都被牵扯其中,甚至连国家邮政局都连夜介入,劝说两方顾全大局。
但是从这场冲突的背后,我们除了看到物流行业在争夺市场方面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也对数据化物流产生了重重疑问,这场事件百万用户受到影响,私人物流信息根本不受保护,甚至给人一种数据面前无隐私的感觉。也许现在有人觉得无所谓,但是当大数据发展成熟之后,私人信息究竟还能有多少隐私度,就值得很多人思考了。
隐私只是物流大数据发展中最普通的一个共性隐患,更重要的是数据安全、数据壁垒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将物流行业的全部信息交给大数据实现共享和处理,势必会带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其实,早在14年的时候雅虎首席执行官玛丽萨·梅耶尔(Marissa Mayer)就曾经表示,数据驱动技术仅仅是政府、工业企业、民间社会做出重大决定的因素之一,而误用或滥用数据甚至比无数据所造成的结果更糟糕。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只是物流行业,纵观整个社会历史进程和体系建设,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完全掌控这些技术,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适用性。
好比武林高手修炼武功,实现掌控才能修炼成功,掌控不了便会走火入魔,反噬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