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相信这句话是很多人在过去一年中听过最温馨的一句话。这当然不是一句自我安慰,因为即使在最差的年份也曾诞生过伟大的企业,在最好的年份也曾有企业平地翻车,因此当时间走到一个新的10年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评判年份的好坏,而是要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抓住些什么。
每年的1月,运联都会在北京举办「趋势与预测」大会,今年是第七个年头。过去的许多年里,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思想碰撞变成现实,看到有人在逆风飞扬,也有人在悄然离场,但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在走走停停的变迁中,这个行业聚集了一大批人,运联董事长褚方鸿给他们贴上一个标签:物流人应该是积极探索的人、开放的人、想赢的人。
对于身处其中的物流人来说,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因此,我们将今年的「趋势与预测」大会分为三个板块:明道、优术、取势。正如运联总裁王阳所说的:「这三个词体现的是每一个企业家和从业者积极主动迎接未来的态度和方法论,面对变化,我们要从不确定中寻找未来的答案。」
那么,过去走过的路暗示着怎样的趋势?新的大环境又孕育着哪些机会?企业又该如何去应对这些变化?
1、定生死之年
从国家战略上来看,2020年,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年,而企业战略也要未雨绸缪。物流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过去物流业享受着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而今年之后物流应该怎么变?
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看来,今年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十四五」的定调之年。这个时间节点的意义在于,当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趋于新常态时,系统性风险暴露的可能性会凸显出来。这时经济增长的速度可能会淡化,更多的注意力会集中在高质量发展,经济质量、效率、可持续发展等会成为接下来的关键词。
对应到物流行业来看,就会发现快递、快运、整车等领域,都逐渐进入存量整合时代。过去,市场的蛋糕很大,增速很快,每个人都可以分一块,而当蛋糕没的分时,目光自然聚集在别人的碗里。
以去年「价格战」最为激烈的快递行业来看,行业业务量增速创新低至24%。方正证券交运行业首席分析师许可认为:「通达系上市时业务增速在60—70%,他们的估值接近100倍,而现在中通、韵达逐渐回到了26倍左右,盈利的不确定性会压制上市公司估值上涨的空间。在当前的供需剪刀差下,价格战大概率会持续,2022年会是价格战的拐点。」
零担快运行业也会很快进入存量市场,价格单边下行在所难免,因此长江证券交运资深行业分析师冯启斌认为,全网零担、区域零担、专线零担将从错层竞争走向融合,效率的提升为三者的融合和渗透提供充要条件。
春江水暖鸭先知。经济形势的变化可以从企业战略变化中看出端倪,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质量、效率看得高于增速,相比于规模不经济的消耗死,他们更希望活下去。正如安能物流董事长王拥军所说的,上一轮的繁华过后,行业进入去产能的周期。
而如果在物流行业叠加一个商流的维度,在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单点效率的击破已经很难满足降本的需求,压力向整个供应链成本结构的改变转移。
去年开始,以准时达一笔巨额融资为代表的合同物流开始崛起。运联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忠心在大会上发布了《2020合同物流研究报告暨50强排名》,他指出,合同物流本质是管理和协调资源。资源越分散,管理难度越大,合同物流企业的价值越高。
2、新物流的底层逻辑
如今的大环境下,普洛斯战略顾问、隐山资本合伙人董中浪依然给出一个判断:中国很快会迎来快递企业每天上亿票、快运企业每天上10万吨、三方每天营收3个亿的时代。那么,他的判断是基于怎样的底层逻辑?
这个逻辑的提炼当然不能站在物流行业里来看,因此当制造端、品牌端、渠道端、消费端整个供应链全链条上的参与者坐在一起时,准时达、宝供、聚盟、日日顺、速必达希杰、苏宁物流等企业应该具备给出答案的能力。
新物流新在哪里?2015年,董中浪就提出「中国物流行业黄金十年」的概念,如今5年过去,B2C已经走到尾声,接下来的三、五年则是B2B定胜负的战场,但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看B2B,而是要和新零售、新制造、新物流密切联系在一起,它更多的是B2B2C。
而B2B所服务的领域,从业者强调的关键词是「个性化」,这与现有的规模经济逻辑是相抵触的。因此,大家对新物流的呼唤中,频频出现的关键词是标准化、数据化、场景化、全链条。这意味着,新物流的本质仍然是效率的运作,不同的是新物流要将个性化的服务转换成标准化的单元,然后叠加技术驱动,结合应用场景,带来全价值链条的提升。
因此,董中浪认为,接下来,是拼科技、拼资本的时代。
3、技术放大的时代
当几乎所有物流行业的细分领域都经历过跑马圈地之后,细分领域逐渐透露出窗口期关闭的信号。
尤其是在经济、资本同期遇冷的条件下,创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留存下来的甚至还需经历残酷的淘汰赛,进一步的降本增效仍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这时,技术驱动下的精细化运营成为人们口中的高频词。
无论是在快递、快运领域,还是在无车承运人、合同物流、城配领域,大家都有着数字化改造的需求。在凯东源城配商流+物流探索的过程中,董事长肖振东看到城配物流走向细分和专业化,流通渠道亟需数字化。
同时,合同物流领域浙江速搜物流董事长兼总经理余长春认为,3PL的决胜要素由货源为王转到数据为王,物流行业已经从蛮荒时代转到数据时代。原飞航物流董事长郭小平也表示,2B物流时代是用科技来提升服务和产品的时代。
这时,大家也在重新认识科技的含义,技术开始从过去的「高大上」变得简单、粗暴有效。在「重新认识降本增效」的论坛上,大家普遍认为节流不如开源,降本不如增效。如何更好地实现分工和协作,才是重新认识降本增效最本质的含义。
比如专业的物流网平台开始将成本管控的单元越来越细分,G7智能装备总裁王晴童透露,G7数字货车通过AI实现载货可视、全程可控、重新定义挂车运输。
应对新业态方面,2020作为网络货运的元年,大批传统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中交兴路车联网副总经理贾加表示:「中交兴路基于网络货运的实践,通过技术赋能可以助力网路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企业开展生态建设。」
另外,在运匠科技创始人、CEO陈伟看来,决定物流运输管理水平和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分析。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分析能力,也是企业的硬实力。
各个细分领域在技术升级的机会下,物流科技创业正当时,分工越来越细。根据运联研究院高级研究院聂树军发布的《2019-2020物流产业投融资研究报告解读》中可以看到,过去三、五年里,物流技术一直是资本追捧的领域。
但同时也会发现,一方面,资本对物流技术这样的驱动工具持续看好;另一方面,对物流企业则越来越持观望状态。回报周期长、资本遇冷、对行业的理解加深等多重因素下,在这个定生死的时代,「资本只会锦上添花,而不会雪中送炭」的道理就更加明显。
接下来,当可支配的子弹越来越有限时,考验的是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要管好现金流,有估值缩水的预期,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最重要的,是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