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示:您的Flash Player版本过低,请进行网页播放器升级!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减少禁足在家人们的外出频率,国内许多传统商超、餐饮纷纷开始涉足线上运营。因此,生鲜电商在人均使用时间、订单量等多方面实现了大幅突破增长,疫情之下生鲜电商供不应求,2018年百强连锁企业线上销售额平均占比为2.6%。但是,商超、餐饮和生鲜线上化都得益于供应链的迅速崛起,冷链物流成农产品及生鲜产品终端供应的最强力支撑。
今年2月初,被称为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发布。其中,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和标准制定。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对其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等释放出强烈的政策支持信号。针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席马增俊又是如何解读的呢?马增俊告诉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政策对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都非常有利。”
“众所周知,农产品大流通的形成和批发市场的发展对于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在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方面,也会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央一号文件决定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和标准制定;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这些对未来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马增俊看来,一号文件发布的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乡村振兴。2020年脱贫攻坚战打赢之后,重要任务就是不可使脱贫农民返贫,乡村振兴除了农业生产之外,产业延续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将冷链物流作为公益性产业、民生产业,优先发展,就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延续,通过加大对冷链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可以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振兴乡村的关键一步。
二是有利于减少整体农产品流通的损耗。长期以来,尽管各地政府也有做过一些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但由于产业投资大,回收期长,发展模式不清晰,很多规划落实并不理想。因为完全使用冷链的企业成本高,也就是说,冷链对社会整体有意义,但对某个企业不一定合算,所以造成冷链发展比较慢。这次中央一号文件能够加强中央预算的投入建冷链就可以把对社会有益的公共资金用上。
在未来加强这些领域的投资时,马增俊认为需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中央资金投入之后,不应该像一般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要以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为目的,这样才能够让中央投资的冷链基础设施真正发挥效用。
其次,中央资金的使用办法要推动每个冷链项目和投资的使用效率。它不仅仅只是说资金安全,一个项目建了,有没有效果却不管。这是原来很多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建立的一些项目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应该把真正从事农产品大流通,从事冷链物流整体环节的参与者作为补贴对象,而且要延期考核。因此,在投资过程中尤其中央资金,需要关注效率、效果,让资金真正在未来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发挥实际的作用,而不再仅仅以资金安全为主,而不管项目最后结果如何。如果把这些资金用好了,对于乡村振兴,对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农业产业化的推动都非常有利。
此外,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冷链物流建设的一大亮点就是不只针对物流企业,国家还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基本包括了与农业物流相关的各类主体。
随着国内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生鲜电商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对于冷链的客观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有关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700亿元,年增速保持在25%左右。
“农产品供应链的背后是物流、冷链等基础设施的支撑,实现农产品及生鲜食品线上消费,需要一张遍布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必须有明确的市场战略定位、应有的资源获取空间、完善的综合服务功能、精深的产品加工能力、敏捷的统筹机制和能力等。这是冷链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延伸产业链的基本依托,也是主导整条供应链的力量源泉。但拥有了这些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并不意味着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业内人士为记者在分析冷链物流核心竞争力时表示,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多风险且综合性极强的领域,任何一个环节和方面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失败。目前,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由此而亏损、倒闭、转行的企业很多。另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还须拥有强大的电子商务能力和不断延伸和完善的流通服务网络。
另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应做好产品精深加工,尽力延长产业链,获取工业科技利润。这也是提升冷链物流效益、回馈“三农”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巨大的市场潜力及政策支持,引得各路资本前来纷纷投入其中。近年来,阿里、腾讯、京东等电商平台纷纷进入,不断加码冷链物流和生鲜供应链投资。此外,在此次疫情期间,冷链物流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一些上市公司还联手国际巨头加码冷链物流。
未来虽然冷链物流产业整体前景趋势看好,但其中存在的短板及此次疫情的影响仍然成为发展道路上的未知变数。据了解,冷链物流一般包括预冷、包装、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主要的基础设施有冷库、冷藏车、保温盒、超市的冷藏陈列柜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冷链设施的缺失都会让产品品质打折扣。那么,针对此次疫情,对冷链物流企业又有哪些具体影响呢?
从新近发布的《疫情对食品冷链行业的影响》调研分析报告中看到,疫情从不同方面都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
报告显示,被调研企业中,经营出现一些困难,但经营总体保持稳定的占到63.16%,15.79%的企业经营暂时停顿,但也有15.79%的企业业务量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在疫情对冷链运输的影响方面,受疫情影响,大多数企业冷链运量都出现了下降,52.63%的企业表示运量减少30%以上,15.79%的企业运量减少10%-20%。在运价方面,52.63%的企业反映运价无明显变化,21.05%的企业表示运价上涨10%—20%。
然而,疫情对冷库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与上年同期相比,超过70%的企业出现了冷库业务量下降,36.84%的企业冷库业务量下降30%以上。在冷库租金方面,73.68%的企业表示无明显变化,10.53%的企业反映冷库租金上涨5%—10%,15.78%的企业冷库租金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据相关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生鲜食品线上化消费趋势与线下物流配送由于信息不对称出现矛盾点,“有货无车”“有车无货”等问题显现。
疫情影响下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呢?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企业都表示遇到了订单减少、运力资源不足、由于隔离等防控措施造成的人员延迟到岗和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等问题。
此次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具体到冷链物流企业,疫情期间面临的主要支出压力主要表现在员工工资及五险一金、租金、支付应付账款和偿还贷款等方面。
企业为应对资金困难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针对贷款、现有股东提供资金、民间借贷、减员降薪、引入新股东、停产歇业,以及延迟支付贷款、延迟支付贷款等方面。
报告显示,疫情影响下,客户也提出新的要求。68.42%的冷链企业反映,疫情发生后客户提出了新的要求,57.89%的企业表示客户要求进行运输、仓储环节防疫管理,42.11%的企业反映客户要求企业内部日常防疫管理等,也有企业表示有客户提出减免租金和公路免征通行费政策实施后降低运费等要求。
同时,企业为降低经营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在疫情背景下,84.21%的企业选择加强内部运营管理,提升运转效率;57.89%的企业表示要加强现金流管理,提升抗风险能力;也有少部分企业尚未形成清晰的战略意见。
在冷链企业营收和行业发展前景预期方面,36.84%的企业预计上半年营收将比上年同期减少30%以上,26.32%认为将比上年同期减少20%-30%;对于行业未来三年的发展前景,多数人持乐观态度,47.37%认为发展前景比较好,15.79%认为前景非常好。企业希望政府对冷链行业给予政策扶持。
在疫情影响下,冷链企业希望政府方面能给予的政策支持有减免税费、进行成本补贴(租金、薪资、社保、利息等支出)、降低用工成本(如减少社保负担等)、降低融资门槛等。
在此大背景下业内人士建议,相关企业需要用好国家相关的支持政策,并补齐冷链行业诸如无法提供覆盖全国的冷链服务;无法提供“B2B+B2C”的综合服务;无法提供全链路的IT系统服务;无法提供综合的冷链解决方案等短板。积极转变思维观念,传统冷链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变化迅速的市场需求,顺势而为,精准施策,走出困局是目前应主要考虑的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报
作者:王小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