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一列满载国际邮件的中欧班列从重庆团结村站缓缓驶出。它将在约10天后抵达立陶宛维尔纽斯,再将邮件分拨至西班牙、丹麦、瑞士、法国等36个欧洲国家。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发出的第10列国际邮包专列。疫情期间,全球海运、空运受阻,中欧班列成为国际邮件疏运新通道,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发挥出重要作用。
作为“一带一路”上的新邮差,中欧班列在此次国际邮件疏运中交出满意答卷的背后,是邮政、海关和重庆市等各方历时多年的创新探索——依托中欧班列(渝新欧)突破国际铁路运邮禁令,构建国际铁路运邮新规则,改写国际铁路运邮历史。
开辟国际邮件应急疏运新通道
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国际邮件一度积压超过1500吨。对此,我国决定利用中欧班列,对原计划通过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国际互换局以空运方式寄出的邮件进行紧急疏运。
重庆市与中国邮政、海关总署合作创新体制机制,依托中欧班列(渝新欧),率先为疏运积压国际邮件开辟出一条新通道。
“中国邮政与海关总署、重庆市等各方合作,在天津、义乌、南昌、长沙、南宁等8个口岸建立临时转关邮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重庆市分公司总经理周新峰说,各方制定中欧班列(渝新欧)转关新流程,将原计划通过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国际互换局以空运方式寄出的邮件改道重庆,利用中欧班列(渝新欧)进行紧急疏运。
4月3日,全国首列国际邮包专列——中欧班列(渝新欧)“中国邮政号”在重庆正式发车。它搭载着42箱国际邮件,10天后抵达立陶宛,再分拨至西班牙、丹麦、瑞士、法国等欧洲国家。
“疫情期间,中欧班列(渝新欧)根据邮件集结情况,按照每周1至2班的频次开行邮包专列。”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中心经理徐润秋说,中欧班列(渝新欧)疏运邮件总量约占全国疏运邮件总量的1/3。目前,重庆口岸仍有待发邮包集装箱70余箱。
据介绍,本次邮包专列开行的立陶宛线路较以往的波兰线路在价格、转运时效和覆盖国家范围方面更具优势。目前,通过立陶宛邮政能够疏运更大范围的欧向邮件,将邮包寄达范围扩展至36个欧洲国家。
“在全球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重庆作为全国首个铁路运邮试点城市,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为中欧间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物资保障渠道,重庆已成为全国国际邮包应急疏运的重要地区之一。”徐润秋说。
如今不只是重庆,义乌、广州等地的中欧班列国际邮包专列也已开始运行,其搭载的国际邮包中,既包括服装、玩具、电子产品等上万种跨境电商货物,也包括欧洲国家急需的防疫物资。
历经多年探索改写铁路运邮历史
中欧班列国际邮包专列的成功开行,得益于国际铁路运邮规则的改写。此前多年以来,邮包一直是国际铁路禁运物品。
2011年,全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渝新欧”在重庆诞生,为国际邮件运输提供了新通道。然而,铁路合作组织(OSJD)1956年颁布的《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规定“在国际铁路直通货物联运中不准运送邮政专运物品”。
“重庆为改变这一现状,先是组织中欧班列(渝新欧)运邮的国内段测试,摸清基本情况。”徐润秋说,然后又与海关总署、中国邮政等方面协调,提出利用中欧班列(渝新欧)在沿线各国运邮的设想。
经过重庆市和中国邮政、海关总署等多方努力协调争取,2014年6月,铁路合作组织在立陶宛召开了运输法专门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版《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删除对禁止运输邮政专用品的相关表述。
2016年4月举行的中国(重庆)跨境电商邮政高层论坛上,沿线各国邮政以《重庆宣言》的方式正式确定了“各国合作利用中欧铁路开展铁路运邮,提供与跨境电商相适应的陆路运输方式”这一原则。
2017年3月,万国邮联经营理事会成立了铁路运邮特设工作组,由中国担任主席国,牵头开展与世界海关组织、相关国际铁路组织以及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共同研究国际铁路运邮规则和标准工作。
“整个过程中,各方共召开会议30多次,电子邮件往来达300余封,推进过程非常艰难。”见证全过程的重庆市国际速递分公司项目经理勾美伦回忆说。
2016年5月,重庆成为全国首个海关总署批准的铁路运邮试点城市。中欧班列运邮测试工作也随即展开。在经历多次测试失败后,2016年10月,中欧班列(渝新欧)去程全程运邮测试成功;2018年11月,中欧班列(渝新欧)首次回程运邮测试成功,标志着中欧班列(渝新欧)完成铁路运邮双向测试,铁路运邮历史彻底改写。
在测试过程中,重庆海关在通关模式上实现一系列创新,如首次将安全智能关锁运用到中欧班列(渝新欧)国内段监管,实现启运地、中转地、出境地海关通过安全智能锁统一实施监管;首次在中欧班列上实现了海关通关与邮政作业系统的数据共享;三是首次实现中欧国际铁路运邮电子化通关等。
中国邮政则以万国邮联铁路运邮特设工作组为平台,牵头制定了具有国际组织层面指导意义的《铁路运邮工作指南》,已成为国际货运班列运邮规则和标准。
如今,由重庆开创的国际铁路运邮模式,已逐步复制推广到义乌、郑州等国内城市,并最终在疫情期间发挥出关键作用。
探索中欧班列运邮常态化机制
此次国际邮件应急疏运,被普遍认为是探索国际铁路运邮的绝佳契机。业内人士建议,重庆等地可探索国际铁路运邮常态化机制,推动中欧班列运邮实现规模化、常态化。
勾美伦说,随着跨境电商“全球购”热潮兴起,每年大量“碎片化”邮包运往全球,但传统的国际邮路主要集中在海运和空运,运力明显不足,且海运耗时过长,空运运量小、成本过高。若能通过中欧班列运输邮包,就能发挥其“成本比空运低,时间比海运短”的优势,助推跨境电商发展。
“此前,物流体系不完善是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最大障碍,中欧班列运邮具有时间固定、禁限寄种类少和不受天气限制等优势,将有助于打破跨境电商发展的物流瓶颈。” 在“全球速卖通”上经营电子产品的商户李文广说,国内消费者动动手指即可“买遍全球”,享用世界各国的名品优品,而更多的“中国制造”也可借此走向世界。
当前,重庆正在努力提高中欧班列运邮的转运效率、降低转运成本,以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相对于海运和空运的比较优势。
“此前,中欧班列运邮将波兰作为转运口岸,但转运效率和转运成本都有改善空间。”勾美伦说,疫情期间,中国邮政与立陶宛邮政进行了反复沟通确认,立陶宛邮政明确表示可以完成大规模邮件转运工作,且转运效率和转运成本较波兰明显改善,近期重庆、义乌、广州等地的国际邮包专列均开行的是立陶宛线路。
勾美伦算了一笔账:“以前的波兰线路,邮件交到欧洲客户手中的物流时间在30天左右,而立陶宛线路则缩短到18天左右,每公斤邮件的运费也比波兰线路降低近30元。”
另外,多名业内人士建议,统筹协调国内各条中欧班列差异化发展,提高服务质量。目前,重庆、义乌、郑州、东莞等城市已开通铁路运邮,各城市国际运邮在业务和目标客户上有一定重合,可统筹协调各地中欧班列,发挥各自区位优势,提供差异化的运邮服务,合力推动中欧班列运邮规模化、常态化运营。
“未来,中欧班列运邮的规模化、常态化,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交流从‘大动脉’深入到‘毛细血管’。”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表示,这对于维护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助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