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对科技股的投资机会讨论众多,我们将从三个科技大周期出发,综合围绕企业质地,科技产业趋势及预期,估值变化及行业增速特征,探讨科技行业的投资趋势。
企业质地:高壁垒、运营型公司逐步显现
传统计算机公司以项目型公司为主,长期竞争力与业绩不具有稳定性,股价多来自于外部冲击(技术、政策)的导入期、主题性机会,股价波动较大。2013-2015 年是互联网+政策推动下企业转型的高峰期。经历前期投入,产业充分竞争,技术推动后,部分领军公司已经验证了自己的竞争力。护城河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领军企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
2019VS2013:商业模式升级、护城河与集中度提升、数据触碰新需求
商业模式升级:云计算以及运营方式改造使得从订单型收费,转变为按流量(年/人次/使用次数)收费。例如广联达传统造价软件收入受到建筑业新开工面积波动影响较大,SaaS 转型后按年收费,可以平滑业绩波动。
护城河与行业集中度提升:云计算的本质是 IT 与数据集中,技术与行业 Know-how 不断迭代,领先服务商的产品及服务优势更加明显,以往集成商靠渠道取胜的优势在淡化, 行业集中度提升。
从 IT 到 DT:2013-2015 年期间,计算机公司相继推进互联网+战略,本质上是业务与数据运营开始,各类数据的汇集开始产生新的需求。2018 年,市场上有一批优质公司进入到收获期,可验证性增强。例如东方财富的互联网券商、卫宁健康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成长逻辑更加清晰。
估值变化:年初已接近历史底部
历史上,计算机行业近 10 年市盈率低点为 2012 年 12 月底,约 25 倍估值。从市净率来看,2012 年 12 月底计算机行业 PB 近 10 年低点为 2.23 倍。
云计算:十年成长期起点
海外SaaS领域发展初始时间为1998年,2004年左右SaaS企业开始进入业绩爆发阶段,IaaS领域的亚马逊2005年开始对外推出;而国内的阿里云2009年才正式诞生,SaaS领域由于国人的付费习惯等问题,至今才开始进入爆发阶段。
中美IaaS领军的差距约为4年,企业级软件转型的时间差约为3-4年,参考美国进度,云计算是国内未来十年战略性机会。云计算三大定律助力中国云计算未来十年腾飞:
1)云计算具有马太效应,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云计算实现数据集中,数据进一步衍生增值服务抬高天花板;
3)云计算时代下,中国IT企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安可:政策与产业化条件成熟,导入成长共振
在中美科技摩擦成为常态背景下,国家将持续会在政策、资金上给予芯片、基础软件等行业迭代的支持。安可产业化进展显示国产化产品技术已经达到“可用”,甚至向“好用”进化。阿里、腾讯、华为等巨头纷纷加入国产化阵营。
产业化进展显示国产化已具备全面替代可能
自主可控产业链可分为四部分:
1)IT基础设施:主要指 CPU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这些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
2)基础软件:主要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随着基础软件技术逐渐成熟,国内厂商积极抢占国外巨头市场份额;
3)应用软件:主要指为不同行业领域用户需求而提供的软件,比如 ERP领域、电力行业、金融行业、政务应用、办公软件,目前国产化替代逐渐从基础软件向高端软件渗透;
4)信息安全:主要指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安全管理产品,目前国产信息安全产品可基本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一季报收入增速显示安可行业已经迎来收入拐点,中国软件、中孚信息、北信源、东方通等安可产业相关标的一季度收入高增,侧面验证安可进入替代长周期起点。国产化产品出货量将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用户量基础扩大与国产化生态进化与技术迭代将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为国产化产品带来更多用户。
5G:导入期信号逐步加强,基础设施落地后影响深远
政策、产品共同印证5G进入商用元年,三大运营商2019年5G资本开支分别占各自当年资本开支总额的10%、12%和12%,三大运营商均开始为5G的商用进行前期投资铺垫。
5G 进入新投资周期的起点。国内 5G 产业无论从网络、设备还是终端都在加速推进,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5G 手机及其他终端设备,帮助运营商快速调整网络,进一步加快 5G 网络的建设,推动下游 C 端应用场景落地。我们认为,5G 将进入投资周期的新起点。
三大应用场景:
1、5G 解决 VR/AR 技术瓶颈
5G 所具备的超高速、低时延等特性将彻底解决 VR/AR 所面临的技术瓶颈,使得行业重回大众视野,前期所难以落地实现的场景,如远程医疗、教育等将成为现实,VR/AR 行业再次得到产业资金青睐,加速推动产业发展。2019 年上半年,全球 VR/AR 行业总融资金额达 124.69 亿元,同比大涨 133.3%,产业资本入场迹象明显,并且资本更倾向于已融过资且商业模式比较清晰的企业。
2、5G 成为工业物联网业务重要支撑
工业物联网是工业体系和互联网体系融合的产物。我国各地企业的工业水平层次不齐,工业变革必须从单点的信息技术应用向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而 5G 将成为工业物联网业务的重要技术支撑。5G 边缘计算加速工业 IT 及 OT 网络融合,通过边缘数据处理、跟踪及聚合能力的增强,提升工业物联网业务的高可靠、低时延等性能指标,提供更好的安全和用户隐私,优化资源共享和用户体验。
3、车联网有望成为 5G重要商用场景
5G三大应用场景 uRLLC(Ultra-reliableandLow LatencyCommunications,可靠低延时通信)具备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特性,eMBB(EnhancedMobileBroadband,增强移动带宽)大幅提高速率,mMTC(massive MachineTypeofCommunication,海量机器类通信)支撑海量物联网,上述三者都使得未来真正的无人驾驶成为可能,5G将加快汽车的智能网联化进度,车联网有望成为 5G 商用下的重要落地场景。
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为 C-V2X(CellularVehicle-to-Everything, 蜂窝车联),主要包括汽车与汽车(V2V)、汽车与网络(V2N)、汽车与基础设施(V2I)以及汽车与行人(V2P)四类场景。它不仅支持现有的 LTE-V2X应用,还支持未来 5G V2X的全新应用,基于强大的 3GPP生态系统和连续完善的蜂窝网络覆盖,可大幅降低未来自动驾驶和车联网部署成本。
投资建议:
1)安全可控:中国软件、启明星辰、中国长城、金山软件、中新赛克、北信源、中孚信息、太极股份、深信服、美亚柏科、中科曙光、华东电脑、绿盟科技、卫士通、南洋股份、纳斯达、三六零、华胜天成等。
2)云计算与产业互联网:广联达、上海钢联、新国都、拉卡拉、宝信软件、用友网络、金蝶国际、汇纳科技、石基信息、汉得信息、赛意信息等。
3)金融 IT:恒生电子、同花顺、东方财富、长亮科技、新国都、新大陆、航天信息、顶点软件等。
4)医疗 IT: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万达信息、和仁科技、麦迪科技、国新健康、东华软件。
5)5G 与自动驾驶:中新赛克、中科创达、四维图新、千方科技、金溢科技、万集科技等。
6)人工智能:科大讯飞、佳都科技、中科曙光。
7)其他公司:每日互动、佳发教育、华宇软件、新北洋、新开普、信息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