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萍乡市物流综合信息平台

生鲜电商4种仓储模式大对比,孰优孰劣?

时间:2018-09-06 13:59 来源:亿欧 点击:
江西省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示:您的Flash Player版本过低,请进行网页播放器升级!

[ 导读 ] 近几年,生鲜电商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但是,高昂的仓储和物流成本让众多玩家望而却步,如何降低仓储物流成本,这里有4种模式值得参考。

生鲜电商,生鲜电商,前置仓,零售,生鲜o2o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生鲜电商市场的渗透率不断增加,2010年至2016年,市场规模从40亿元猛增至1400亿元。波士顿咨询公司曾预测,2020年中国生鲜线上消费占生鲜总消费的比例将增长到15%。

鉴于生鲜电商诱人的前景,这块大蛋糕吸引着一大批前赴后继的玩家。不过与普通商品不同,生鲜产品在仓储和物流环节对冷藏温度、包装、配送时效要求极高,因此直接导致生鲜电商的履约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近年来生鲜电商死亡名单不断“壮大”的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性消费需求,众多生鲜电商已纷纷打出两小时甚至1小时送达的口号。但是要做到这样的“极速达”,传统的仓储备货及物流配送模式显然是无法实现的,配合新物流兴起的是前置仓的布局。

简单说就是把仓库设在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可能是某个办公楼,可能是某个社区,也可能是直接把零售门店附以仓库功能,用户下单后,能够尽可能在最短的距离和时间内送货上门。

尽管电商平台+前置仓库+即时配送成为生鲜电商主流模式,但各家对仓储的解决方案也存在差异,这也导致不同平台呈现给消费者的商品种类、价格、配送时效不尽相同。目前,以每日优鲜为代表的单建前置仓模式,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自建店模式,以京东到家为代表的平台模式和以多点为代表的商超联动模式成为生鲜电商的主流仓储模式。

1、单建前置仓:SKU数量受限、成本较高

单建前置仓是常规打法,优势是响应快速灵活、库存周转快,缺点是SKU数量受限,缺货率相应提高。

每日优鲜是较早涉水单建前置仓的生鲜电商,以“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微仓”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每个前置仓的面积在80-130㎡不等,配送时长控制在2小时内。当区域订单超出既有前置仓的覆盖能力时,就增加数量。

据媒体报道,每日优鲜目前有1000多个前置仓,中央仓有1000多个SKU,通过大数据精选,来给前置仓配货。在这种精选SKU的模式下,前置仓周转平均周期为1.5天,生鲜耗损率不到1%。

不过,由于前置仓要十分接近居民的生活半径,势必面临较高的地租成本。因此,前置仓的面积往往较小,能容纳的生鲜品类和数量较少。为了尽可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生鲜电商根据消费者订单的大数据分析精挑细选得出SKU,以小而美代替大而全,以最少的SKU最大概率击中消费者的购物清单,建立以高频复购为核心的用户基础循环,以降低损耗率和仓储成本。

但是,这就造成另外一个难题,补货预测不够精准,造成缺货率较高。曾斌透露,系统预测目前是有范围差的。因此,对销量预测他们会选择低值,以最大程度减少产品损耗。目前可容忍的缺货率是10%以内。

此外,资料显示,每日优鲜的1000个前置仓中,仅北京就占据300多个。业内人士认为,一线和超一线城市虽然地租成本高昂,但消费者对商品价格敏感度也相对较低,每日优鲜的精选商品模式相对容易在这样的城市走通。

2、开店模式:新物种,辐射范围有限

对于要不要布置线下前置仓,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曾经这么分析:“做前置仓有几个弊端,第一,损耗无法控制,尤其是海鲜水产类,一只螃蟹养三天就算不死,也得瘦2两;第二,租金高昂,上海的老工厂都改造成了创意园区,租金一平米七八块,而且上海也没有仓库可租;第三,孤零零一个仓,无法汇聚流量,如果靠地推、靠买别的平台流量,跟传统电商就没区别。”

基于此,盒马采用选址开店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流量的互相打通,一体化运营,让购物场景和体验更丰富,另一方面,盒马超市还是线上订单的前置仓。和单建前置仓相比,线下门店无疑可以容纳更多SKU。

盒马鲜生自一诞生,就吸引无数眼球,不过盒马模式也有两个无法避免的问题,第一,从横向看,盒马鲜生的开店模式,不可能像每日优鲜的前置仓一样遍布一个城市的角落,不然也不会有“盒区房”这个词了;第二,纵向看,目前只有一二线城市有盒马鲜生,盒马模式是攫取头部市场的利器,但是在互联网不断下沉的趋势下,只能与广阔的三四五线城市的海量用户擦肩而过。

3、平台模式:显规模优势,协同性是短板

京东到家是生鲜O2O领域一个重量级玩家,它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传统商超的流量入口,因此平台上不仅有永辉、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还有一些便利店、散户商家入驻,用户在任何地方打开京东到家,都能看到众多规模不一的线下门店。京东到家可以享受整个京东体系的资源,以及达达众包物流的支持,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线上导流+线下及时配送。

诚然,这种入驻平台模式因为门槛相对较低,更容易快速实现商家接入规模化,将O2O配送范围延伸至城市的各个角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仓储覆盖半径问题。不过,打开京东到家App我们会发现,尽管接入商家的业态齐全,层次丰富,但其SKU数量并没有成比例放大,纵使是卜蜂莲花、永辉超市这样SKU数量达几万的大型连锁商超,其线上商品也仅有1000种左右,更不论中小门店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离不开京东到家与门店的仓储合作方式。据了解,目前京东到家与大型商超的合作模式为“同店不同仓”。以沃尔玛为例,同一个门店分设两仓,其一为传统的后仓区,为门店线下经营提供存储供货服务,其二为京东在前端经营区域内圈划出一块“电商专属工作区”,作为线上销品的仓储区和拣货、打包工作场所。两仓平行作业,互不干扰,大大提高履约效率,却很难充分打通、实时共享库存数据。

因此,这种模式可以理解为开设在门店内的前置仓,跟每日优鲜仓储模式殊途同归。对京东到家来说省去了选址开仓的投入,但是地租成本却被转换成对门店坪效降低的挑战。由此可见,电商渠道选品备货同样受仓储空间制约,也会在“缺货率”和“周转率”的平衡点上摇摆。

对于便利店和散户小店这两种小而美的商业形态,京东到家采取线上线下共用同一个库存的合作方式,但京东到家的库存,价格都是商家维护,暂不实现系统对接。因此,在每一个门店即是电商前置仓又是线下消费场所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对商品进行统一数字化管理和运营,很容易造成库存更新不及时,缺货率较高的现象。

由此可见,协同性不佳、缺货率较高的问题成为平台模式的痛点,想提高店面仓促周转利用效率,商超与电商间的协同效应需要进一步强化。

4、商超联动:降本增效,但门槛较高

多点Dmall是一家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新零售平台,近一年多以来成长很快,目前已经蝉联易观发布的生鲜电商App排行榜榜首数月,其独创的周转前置仓模式值得关注。

在合作初始,多点先着手对“商品、会员、供应链”的系统进行开发、打通,当消费者开始体验到自助购和O2O等新零售服务时,双方其实已经完成了复杂的数字化对接改造。

基于此条件,在仓储解决方案上,多点采用的是 “周转前置仓模式”,仓、售、配一体化运营是主要特点。首先,O2O平台跟门店经营共用同一个商品库存,同一个后仓区域,商品数据协同统一管理,既不会产生额外的仓储成本,又不干扰门店坪效。

其次,根据数字化分析管理,基本可以确保90%的线上订单都包含TOP100的单品。将这些商品集中到合作商超的后仓区域,直接在后仓发货,提升拣货效率,同时也不会干扰门店经营。这种对原有仓储模式进行升级改造,而非打破重构的模式既确保商品价格的竞争力,也守住了商家的利润。

周转前置仓模式还解决了普通前置仓SKU不足的痛点。利用门店后仓强大的仓储能力可确保电商SKU丰富性和供货及时性,据了解,北京物美在多点上在售SKU数将近4000个,美食林将近6000个。因为商品库存管理是同一套系统,更不会出现线下售罄,线上商品数据未更新的情况,在大促期间还可以根据库存情况随时灵活调整促销商品。

资料显示,818大促期间,北京物美在线上销量增长300%多情况下,缺货率始终保持低于2%。中百集团在与多点联合大促期间,配合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和周转前置仓设置,使得动销率高达90%。

可以说,周转前置仓在效率和成本的博弈之间,帮生鲜电商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平衡点。但是,周转前置仓的设置并不是一蹴而就,相较于互联网巨头让不同的商家去适应同一套标准化服务,多点采用的是定制化服务,更复杂的技术开发和更多时间投入意味着商家接入数量的限制。

目前,多点用“有限接入、深度服务”的策略,将合作目标锁定为区域零售龙头,这样的超市很容易把该区域用户覆盖全。虽然对于用户来说,他可选择的商家少了,但区域零售巨头提供的商品SKU丰富,价格有竞争力,质量有保障,因此基本能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再加上精细化运营,多点Dmall的APP复购率能达到70%多。

据了解,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多点已经与全国40多家区域零售龙头达成战略合作,合作店面逐步渗透至4000多门店,从超一线到三四线城市各级区域均有渗透,在覆盖规模和辐射地域完整性上已经建立起护城河。不过,合作商超的数量是一把双刃剑,在拓宽版图和辐射面积的同时,人员技术投入、协调运营、整合不同商超的难度也将成倍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