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萍乡市物流综合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政策新闻 > 省市新闻 >

服务业: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的新引擎

时间:2019-04-22 16:12 来源:南昌日报 点击:
江西省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示:您的Flash Player版本过低,请进行网页播放器升级!

在4月19日召开的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暨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殷美根亲自发出“动员令”,动员全市因势而动,乘势而上,务必凝聚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共识。这不仅仅是发展三产的动员大会,还是南昌 “强攻产业、决战工业”的又一次“冲锋号”。从此,南昌“强攻产业、决战工业”的思路更加明晰:强攻产业的重点是服务业。南昌咬定新型工业化这个核心不动摇的同时,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以赴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让服务业成为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的新引擎。

  那么南昌如何做好“新引擎”,如何保障“新引擎”?本报今起推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正当时”专栏,紧紧围绕服务业重大项目引进、重点服务业品牌和优秀企业建设进行重磅报道,营造南昌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南昌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顺应经济规律、加快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是顺应形势要求、展现省会作为的重要抓手;是顺应竞争态势、抢占发展先机的重要方式;是顺应融合需要、推动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是顺应群众向往、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凝聚共识

  硬核服务业迈出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推动服务业发展逆势上扬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一核两重”产业发展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服务业发展倍增计划”为抓手,推动服务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逆势上扬,服务业总量持续扩大,贡献稳步提升,业态不断丰富,商贸活力彰显,政策日趋完善,环境更加优良。特别是消费市场,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31.63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位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全国省会城市第二。

  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根据南昌市最近的年度统计公报,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相较于其他省会城市来说偏低。”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分析,这从侧面反映出南昌服务业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一块“短板”。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亟待“跨界融合”

  这块“短板”对南昌有多重要?为什么要加速拉长“短板”? 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暨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大会明确提出,南昌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顺应经济规律、加快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是顺应形势要求、展现省会作为的重要抓手;是顺应竞争态势、抢占发展先机的重要方式;是顺应融合需要、推动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是顺应群众向往、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其中,夏杰长对顺应融合需要、推动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的观点深表认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界限日益模糊。加上我国制造企业存在部分生产性服务在企业内部自我循环,未能剥离出来成为社会性的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十分普遍。其实,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很大:不仅表现在技术方面,而且会通过二者的良性互动对制造业企业的管理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产生重要影响。”

  夏杰长认为,如果制造业计划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跃升,就更应重视二三产融合发展,强调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作用的发挥。南昌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跨界融合,要着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服务外包、定制生产等模式。

  南昌确立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大目标”、“四大原则”、“五大重点”。如何实现硬目标、落实硬要求、完成硬任务?南昌将锁定突出规划引领、突出业态支撑、突出平台承载、突出错位发展、突出招商引资、突出项目带动、突出力量聚合、突出改革创新等硬举措来推进。

  精确施策

  积极探索有南昌特色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键词:业态

  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20%

  以构建“5+3+N”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实施“五大工程”。

  —— “优势产业”提升工程。充分发挥省会独特优势,围绕打造区域性现代金融、交通物流、创新创意、总部营运、综合消费“五大中心”,持续提升发展能级和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20%,新增各类创投和基金公司不少于500家;全市创新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以“南昌慧谷”为代表的“双创”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南昌力争三年建设300个社区便利店。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0年达到2500亿元。

  力争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

  ——“幸福产业”丰富工程。围绕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着力发展以绿色、健康、时尚、智慧等为特征的幸福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要做大做强会展经济,重点打造特色产业展,争取每年在昌举行不少于5个全国大型品牌展。力争到2020年,健康养老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加快布局建设5G网络

  ——“希望产业”培育工程。以“互联网+”的思维,抢抓信息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布局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比如,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加强智能软件、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智能终端APP等研发创新,加快布局建设5G网络;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跨境电商试验区建设,支持泊品汇等跨境电商发展,推进“绿谷”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体系工程建设。

  将绳金塔商圈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名优小吃、美食集聚地

  ——“夜市经济”繁荣工程。积极培育“夜游洪城”“夜赏文创”“夜品佳肴”“夜购潮货”“夜习科普”“夜健体魄”等“六夜”经济,建设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消费街区和夜间消费网点,优化夜间经济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动感都会·不夜之城”。其中, 突出庙会、歌舞表演、民俗文化、风味小吃等特色,将绳金塔商圈打造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名优小吃、美食集聚地,重塑福州路餐饮、酒吧、娱乐等经营业态。南昌还将通过放宽夜市街区经营行为管制措施、优化街面停车位管理、加密公交夜间运行班次、延长地铁运营时间等措施,为夜间经济发展提供配套支持。

  力争2021年全市高端服务品牌达20个

  ——“特色品牌”创建工程。培育龙头品牌,鼓励企业开展连锁化、品牌化经营,培育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大型商贸龙头企业1-3家。做大传统品牌,聚焦老字号发展,力争到2021年全市新增中华老字号6家、江西老字号10家,塑造“天下英雄城、南昌瓦罐汤”品牌,力争打造不少于100家南昌瓦罐汤品牌店。支持本土品牌,扶持绿滋肴、林恩、煌上煌、汪氏蜜蜂等本土原创商贸品牌及企业做大做强。发展高端品牌,大力支持奥特莱斯、山姆会员店、苏宁等知名零售企业扩展业态,积极引进路易威登、古驰、普拉达等国际高端品牌,力争到2021年,全市高端品牌达到20个,新引进3-5个知名连锁酒店品牌。

  关键词:错位发展

  大会提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各地应按照“五大中心板块、五大特色板块、三大园区板块”的服务业区域发展格局,寻求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对此,相关城区高度重视,正加强系统谋划,切实挖掘自身比较优势,找准找实服务业发展定位。

  东湖区: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

  东湖区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现代商贸、楼宇经济和现代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升级、聚力产业规模、做优产业平台,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目前,东湖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绝对比重,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总量的近三分之二。

  “东湖区作为南昌市的中心城区,服务业是我们的主要产业。这次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暨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大会的召开为东湖区服务业发展、提升消费品质送来了春风。”东湖区区长高辉红告诉记者,未来东湖区将突出高端商贸、现代金融、特色街区、楼宇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拉动消费升级,繁荣南昌服务业。东湖区还将围绕提升服务业业态,打造八一广场商圈、青山北路商圈2个百亿级商圈,进一步繁荣中山路胜利路传统商贸业态,进一步提升人气、扩大消费。

  西湖区:打造商、旅、文融合发展街区

  地处我市中心城区的西湖区,不仅有着“千年南昌看西湖”的悠久历史,也有着商贸发达、高楼林立的繁华现代景象:南昌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正酣;八一广场商圈首家旧改商业升级综合体项目——盈石IM广场人潮如织;绳金塔特色商业街区启动二期建设,打造“老南昌底片、新城市客厅”的慢生活街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如火如荼,为西湖区都市生活添上一抹亮色。

  “西湖区第三产业占比很大,服务业优势突出。”西湖区区长黄小燕告诉记者,西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长期保持全省100个县市区第一。为了大力发展服务业,西湖区一方面将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招商引资,让电商企业帮助传统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将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打造商、旅、文融合发展的街区。”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西湖人有信心把西湖区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服务业领头羊,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再提质、再升级。”黄小燕说。

  青山湖区:让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对于青山湖区的服务业发展,青山湖区区长王强表示,要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牢牢抓住生活性服务业短板,大力发展传统商贸,为群众的衣食住行提供更优质的商贸服务,提升青山湖区的人气。”王强说,“二是要牢牢抓住生产性服务,围绕着青山湖的主导工业产业,大力发展设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让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王强告诉记者,目前青山湖区依然是工业占大头。“我们希望以本次服务业大会为契机,使我们的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得到持续提升,进一步优化结构,争取向50%的目标迈进。”

  青云谱区:现代服务业催生绿色增长点

  作为老工业区,如何转型发展是青云谱区面临的难题。近年来,青云谱区采取工业“退城”、现代服务业“挺进”的方式,带来了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催生出一个个“绿色”增长点。

  “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需要做好统筹布局。2017年起,依靠现有的产业基础,重点在产品的检验检测、现代智慧物流方面发力,通过2年多的摸索,已经起到了一定的聚集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青云谱区区长吴江辉告诉记者,今年2月,全球四大公证行之一的德国T■V南德意志集团落户青云谱区。该集团将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在青云谱区建设“T■V南德意志集团区域性基地”,打造江西首个第三方国际检测产业科技园。

  红谷滩新区:优先发展金融、商贸服务和高技术服务三大产业

  中国进出口银行、汇丰银行、中信证券、中国人寿……漫步在红谷滩新区,各类金融机构标识甚是显眼,来自五湖四海的金融机构为南昌建设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注入了生机活力。如今,红谷滩新区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业为主体,以互联网金融、基金、融资担保等新兴金融业为补充的全方位金融发展格局。

  未来,红谷滩新区将优先发展金融、商贸服务和高技术服务三大支柱产业,不断提升中央商务区的服务能级;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会展、健康养生、教育体育等产业,培育壮大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楼宇经济、特色小镇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VR及数字经济产业。

  强化理念保障、强化政策保障、强化组织保障、强化要素保障、强化机制保障、强化环境保障、强化服务保障、强化作风保障……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工业的劲头、抓工业的力度、抓工业的机制来抓服务业发展,推动各方力量聚合、各种要素聚集、各项服务聚焦,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夯实保障

  汇聚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对新进全国服务业500强民营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南昌将聚焦支持、强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健全机制,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工作保障,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加速度发展。”市发改委主任张小飞告诉记者。

  ——加大资金支持。我市将统筹用好各部门专项资金,集中使用、重点支持“5+3+N”服务业发展体系中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各类中央财政资金和省级服务业资金支持服务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服务业领域,发挥财政性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带动作用。各地也要相应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探索设立服务业产业发展基金。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入库入统。对新增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含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或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超过20%以及年上缴税收增速超过20%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对新进全国服务业500强民营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鼓励组建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风险池基金”

  ——优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根据服务业企业资金需求特点,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加大对符合条件龙头企业的授信额度和贷款力度。建立完善政银企对接常态化机制,推进融资担保机构发展。

  同时,我市将指导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融资。支持服务业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可转债、资产支持证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开展债权融资。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服务业特点进一步扩大抵质押担保品范围,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市国有独资公司、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按比例共同出资组建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风险池基金”,对小微服务业企业予以贷款支持。

  切实解决人才入户、工作、生活等问题

  ——加强人才培养。南昌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突破关键技术、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领军人才或团队,以及各类紧缺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眼于提高服务业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培养一批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等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优化人才发展空间,优先推荐引进人才领衔实施的项目申报国家、省相关计划,在资金、财税、经营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大力鼓励服务业人才创业。

  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和鼓励政策,切实解决人才入户、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人才创新成果收益分配机制,支持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多种创新要素参与分配。

  加大国际人才吸引力度,通过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等措施,为海外人才工作、出入境和居留创造更加宽松便利的条件。

  商贸流通服务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促进市场繁荣、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以打造大南昌都市圈任务为引领,围绕全市“一核两重”产业发展总战略,以“挖掘资源”为出发点,以“植入业态”为着力点,以“产业集聚”为落脚点,大力实施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五大”工程,全力实现全市商贸流通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促进商贸消费升级

  三年打好“培育商街夜市持久战”等“战役”

  2021年力争网络零售额突破700亿元

  “作为全市商贸业的主管部门,市商务局正紧扣‘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战略目标,围绕‘一核两重’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打好‘培育商街夜市持久战’‘发展会展经济提升战’‘优化商贸物流攻坚战’‘深化电商外贸登陆战’四场战役,不断加快南昌商贸业转型升级,助力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市商务局局长陈建军说。

  为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近日,我市印发《南昌市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全面推动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力争实现“一年大改观、两年大提升、三年大跨越”。明确到2021年,力争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800亿元,电子商务相关交易额突破5500亿元,网络零售额突破700亿元,餐饮业营业额突破300亿元,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单位)突破2800家。

  我市计划实施“五大”工程,促进全市商贸消费升级。实施“转型”工程,包括促进商贸企业转型、推动商圈功能提升、优化社区商业服务、加速商品市场升级等内容;实施“添色”工程,包括培育打造特色街镇、促进商贸应季消费、繁荣商贸夜间消费、提升商贸服务品质等内容;实施“培优”工程,包括培育现有龙头品牌、发扬光大传统品牌、孵化本土原创品牌、引进知名高端品牌等内容;实施“搭台”工程,包括夯实商贸物流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做强会展经济平台、优化消费秩序平台等内容;实施“融合”工程,包括推动商文旅娱融合、深化线上线下融合、促进消费功能融合、探索消费业态融合等内容。

  至2021年建成6条市级高品质夜间经济消费街区

  夜间经济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计划用三年时间重点培育、建设、提升一批夜间经济消费街区,打造风格各异适合夜间消费的“零售网点”,充分挖掘夜间消费资源,调整夜间商业业态,形成夜间经济产业聚集,创造良好的夜间发展生态圈。计划到2021年,全市建成市级高品质夜间经济消费街区6条、区级夜间经济消费街区11条,培育建设各类“夜间零售网点 ”100家,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同时,把“夜游洪城”“夜赏文创”“夜品佳肴”“夜购潮货”“夜习科普”“夜健体魄”作为打造南昌特色夜间经济活动的主要工作,商、旅、文、学、体、会全面融合,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实现错位发展,形成特色。

  2021年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0亿美元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到新一轮的大创新、大发展阶段。为全面有效推进中国(南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南昌综试区)建设工作,日前,我市出台《中国(南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按照“省市联动、服务全省”发展要求和“1年打基础、2年优环境、3年上规模”建设思路,立足跨境电商发展特点和省市发展实际,有序推进口岸基础设施、线上服务平台、线下园区平台建设,力争到2021年,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0亿美元,三年累计引进培育10家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创建10个跨境电商示范园区、设立10个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跨境电商进口供应链中心、跨境电商创业创新中心。

  根据《三年行动方案》,我市将健全口岸功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至2019年二季度,南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将建成并投入运营;至2019年四季度,力争建成南昌国际邮件互换局并投入运营;至2021年,南昌国际邮快件监管中心全年业务量力争超过500万件。同时,提升昌北机场口岸服务能力,有序推进昌北机场增加特殊商品进出口业务,至2021年,昌北机场货邮吞吐量力争达到22万吨。

  在打造互联互通的线上线下平台网络方面,我市将以中国(江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基础平台,推进海关、税务、外汇管理、市场监管、邮政管理、商务、公安等政府部门的数据交换和综合利用,加强与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服务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系统对接,拓展平台应用服务。至2021年,我市将全面构建跨境电商数据服务、政务服务、特色服务三大功能体系。此外,我市将在南昌综保区建设跨境电商进口园区,引进若干家知名跨境电商进口平台企业、供应链企业,设立省级以上(含省级)总仓,建立进口商品分销供应链生态圈。

  南昌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大目标”

  一、发展提速

  确保服务业增速高于GDP增速,年均增长保持10%以上,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25%。

  二、比重提高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左右,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50%;税收占比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左右,力争达到70%;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稳定在40%以上。

  三、层次提升

  到2020年,新兴服务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70%,区域性现代金融、交通物流、创新创意、综合消费、总部营运五大中心基本成型。

  “四大原则”

  一是谋全局、优布局;

  二是扩总量、提质量;

  三是拉长板、补短板;

  四是树品牌、创名牌。

  “五大重点”

  一、主攻生产性服务业;

  二、优化生活性服务业;

  三、培育新兴服务业;

  四、提升传统服务业;

  五、发展融合性服务业。(记者 万晓霞 林潇 欧阳雨婷 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