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萍乡市物流综合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收入增加了,卡车也越来越舒适了,为什么现在开卡车反而更累了?

时间:2019-12-07 11:09 来源:提加商用车网 点击:
江西省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示:您的Flash Player版本过低,请进行网页播放器升级!

2018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3.3万亿元,与GDP的比例是14.8%,如此高的数据占比,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国70%以上的货物流通是以汽运方式在流动,也意味着13.3万亿背后,是三千万卡车驾驶员的辛勤付出。

数十年来,卡车驾驶员这个群体见证了货运物流的从国有到私营,从个体到集约化,再到今天以高时效著称的现代物流方式。能见证一个时代固然很自豪,但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物流方式虽然变了,卡车驾驶员的工作方式以及生存环境有没有随着时代在改变?

物流原生态时期

追根溯源然后再对比当下,是最好的证明方式了,让我们先来看看物流的萌芽时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最开始的物流形式其实相对简单,整个物流体系都归国有,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国营运输公司。

收入增加了,卡车也越来越舒适了,为什么现在开卡车反而更累了?


国营运输公司有一些优势,首先是由于物资匮乏的原因,国营公司手中握着大量的卡车资源,当工厂有物流需求时,会直接跟国营运输公司的车队对接,车队在以吨公里的价格报价,买卖一拍即合,一个演周瑜,一个演黄盖,或者按经济学说法,这叫卖方市场。

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物流市场中缺乏潜在的竞争者。资源都在国营公司手中,老百姓很难拿到卡车资源,再加上入行门槛高,所以就不存在竞争关系。缺乏竞争者,国营公司可以活得很轻松,平时有运输任务时,车队出车都是早上发车晚上住旅馆,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不可否认,这样的运输效率是相当低下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工厂生产力呈爆发式增长,一些民企也开始崛起,市场中货物流通的体量也开始爆炸式增长,在看此时的国营运输公司,运力明显跟不上,这也就是后来导致国营运输公司公转私的直接原因。

早期驾驶员生存环境

记得以前就提起过上个世纪卡车驾驶员的生存状态这个话题,老生常谈,我们就在赘述一次。

还是那个现象,不只是搞运输门槛高,做一名卡车驾驶员同样是高门槛,一般的平头老百姓是没有机会做卡车驾驶员的,而能接触到驾驶员这个职业的人,通常也都是国营体制内的子弟。再加上那时还没有驾校这个机构,所以,就导致卡车驾驶员的产出很低,唯一的产出,都是师傅带徒弟这种方式,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传帮带。

不过还好,那个时期的卡车驾驶员生存压力也很小,驾驶卡车这份工作其实跟别人在工厂打卡上班一样,有运输任务就出车,没任务就是在车队喝喝茶,打打牌。平时出车时,时效性也不会很强,一般都是计划行程,中午走到什么地方打尖,晚上在哪个城市住店,计划多少天后到达目的地,这一切都是在计划内的。所有,这个时期的卡车驾驶员活得比较安逸,一是没有时效压力,二是工作强度也不大。

收入增加了,卡车也越来越舒适了,为什么现在开卡车反而更累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很安逸,比如说那个时期的卡车并不先进,仅仅只是作为生产工具存在。比如说舒适性很差劲,驾驶室没有四点气囊悬浮,驾驶座椅甚至简陋到连弹簧都没有,就是一个带海绵垫的小板凳。而关于驾驶室内的装修,这个观念在我们引进平头卡车后才逐渐成熟。另外早期的驾驶室内部都是裸露的铁皮,夏天滚烫,冬天冰凉,再加上驾驶室四处透风,可以想象,工作环境是十分恶劣的。曾经见过很多驾驶员为了降温,不至于中暑,会在驾驶室地板上放半桶凉水,脖子上搭一条毛巾,热了就浸一下毛巾擦擦汗。所以你才有机会看见一些驾驶员老大哥的车门把手上,时长拴着一条毛巾,虽然味道很难闻,但胜在实用,而且还很符合劳动人命的光辉形象。

还有一个维度就是关于收入的。我记忆中当时的卡车驾驶员月收入大概在600块钱左右,而后随着物流市场越来越繁荣,驾驶员工资也是随行就市年年涨,总体收入换算到今天,驾驶员这个群体也算是中等收入人群。所以说作为一个技术工种,驾驶员的收入无论在任何一个现代,都还过得去。

收入增加了,卡车也越来越舒适了,为什么现在开卡车反而更累了?


当今驾驶员生存环境

今天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多次洗牌后,规则已经形成,行业态势基本也稳定下来,那么今天的卡车驾驶员,会是一种什么生存环境呢?

收入

前文说到卡车驾驶员在收入层面无论身处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属于中等收入人群,这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就拿持有A2驾照的驾驶员来说,月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具体一万几,视个人情况。

工作强度

随着人均收入的整体提高,十分肯定的是,驾驶员整个群体的工作强度也跟着提高了。在上个世纪,驾驶员出车都是早上发车晚上住旅馆,虽说后来的物流效率有所提高,但也还没有达到连轴转的程度,偶尔也可以睡上一个囫囵觉,也可以常回家看看。但再看今天,公路上运行的大多数卡车都是连轴转模式,并且大多数车辆匹配的都是2个驾驶员,这种运营模式下,想要睡个囫囵觉,对于驾驶员来说已经是十分奢侈的事了。

收入增加了,卡车也越来越舒适了,为什么现在开卡车反而更累了?


另一种是3人模式,人歇车不歇,这种模式几乎可以确保车辆一整年不停车,但是雇佣三个人,工资支出是一项很大的开销,所以工资是和货物装载量挂钩的,有足够多的货,才能保证3个人的工资。这种模式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雇佣3个人,做4个人或5个人的工作,以此来达到盈利的目的。可以想象,尽管一台车上有3名驾驶员,但工作强度一点也不比2个人轻松。

老生常谈,随着物流信息的越来越透明化,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逐渐消失,物流利润转而进入微利时代,为了应对这个现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跑趟数,很简单的1+1=2的关系,跑得多挣得多。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压缩支出,这个方法多适用于散户,利润薄了,我可以少雇佣或不雇佣驾驶员,由此催生了物流市场中大量的单身车和夫妻车。可以想象,这种单人模式工作强度也不会小,而且驾驶员多数情况下都是处于疲劳驾驶的状态。

高强度工作环境催生了哪些需求

其实这才是这篇文章要表达的重点,那就是时代变了,车辆变得越来越舒适了,收入也提高了,工作环境也变了,那么这些共同的变化也就悄然导致了一些事情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或听到,驾驶员在车上呆的时间越来越多,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几乎已经是以车为家。

收入增加了,卡车也越来越舒适了,为什么现在开卡车反而更累了?


以车为家,这就是需求,而有需求,就会出现供给。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几年的卡车产品,都是在围着以车为家这个中心需求打转。驾驶室规格就是一个最大的转变,在以往,我们的汽车工业是模仿日系车风格,虽说是平头驾驶室,但空间并不宽裕,驾驶室中间会有凸起的鼓包。

近几年,我国整个卡车工业来了个大调头,全部转向了欧洲标准。欧洲汽车工业早我们几十年,他们对造车好像理解的更为深刻,这种深刻首先表现在空间上,平地板驾驶室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次伟大的创新,它把压抑的驾驶室环境一下给解放了出来,驾驶员拥有更大的驾乘空间,而随着空间的解放,拓展空间就变为可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车载咖啡机、车载冰箱、车载饮水机纷纷出现,这些发明都是为了驾驶员在车内有更好的驾乘体验。

收入增加了,卡车也越来越舒适了,为什么现在开卡车反而更累了?


既然是学习欧洲,平地板规格的驾驶室以及这些个拓展功能,我们是一个没落下,全部学了过来。不仅如此,我们还结合中国卡车驾驶员的习惯改进和增加了一些功能,比如说卧铺拓宽,卧铺变简易小桌,驻车空调、驻车暖风、更大功率的逆变器等等。

大空间和丰富功能折射出了什么

首先可以肯定的事,大空间和丰富的功能确实解决了驾驶员一些刚需,比如说驾驶员可以生活在车上以车为家,但这种刚需后背所折射出的现象是触目惊心的。你想想,在拥有了大空间后,卡车驾驶员可以省去很大一部分支出,比如说住旅馆、吃饭都可以在车上解决。

这种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物流行业生存环境更恶劣了,可赚到的钱越来越少,那么卡车厂家之所以提供给驾驶员更为舒适的卡车产品,并不是以人为导向,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也就是说,不是为了让你更舒适,不是为了替你更省钱,只是为了能让你在市场中活下去,好继续卖产品给你。

收入增加了,卡车也越来越舒适了,为什么现在开卡车反而更累了?


另外,虽说自主品牌的卡车在空间上和功能上都有进步,但只限于进步,并不能算是优秀,内饰部分的做工用料还是很粗糙,和欧洲车的那种质感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么这同样是一个很无奈的现象,但结果很明确,一切都是以成本为导向,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发展到卡车制造者在研发卡车时以人为本,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结语

反观欧洲,它们的卡车不仅在空间上优化更好,拓展功能也十分丰富,并且,全部都是建立在品质和质感这两个基础上,并且它们的造车理念刚好和我们相反,它们是以人为本,我们是以成本为导向。另外,你可能会说为什么都是拉货的卡车,怎么就在造车理念上背道而驰了呢?这是另一个维度的话题,有机会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