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卸工们正在装运货物。大庆日报记者 卜宪玖 摄
从当年策马扬鞭的驿道到今天列车呼啸而过的现代化物流基地,新站镇经历了货运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独立行走的历程,“驮”起了一个年产值5亿元的物流基地。
新站镇,在肇源县的西北部,当年驿站所在地。作为站人的后代,勤奋是新站人一生的财富,而今这种“站人精神”已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
凭着这份勤劳,与铁路相守的半个世纪,小镇衍生出了一个粮食集散地,“挺”起了“大物流”。
场景一:守着“银碗”的装卸工
“呜呜……”伴着早班列车进站的一声长鸣,物流基地新的一天开始了。
5月10日早上4时25分,就在列车进站一个小时前,新站村的刘寿春像往常一样自然醒来,洗漱完毕后,骑上自行车赶到了3公里之外的沈铁物流基地。
“刘寿春,请到二线23号货位备货。”早上5时15分,对讲机里响起了货物调度的声音。
长900米、宽30米的风雨棚内,一人多高的一摞摞米袋,工友们攀到高处取下,一袋袋粮食经由他们的臂膀,搭上南下的列车,发往全国各地。
“每年的十月份到转年的三月份,才是粮食运输的高峰期,一个月能挣一万多元。现在不是货运旺季,一天也就两趟车,但一个月也能挣个五千多元。”休息的空隙,装卸工与记者闲聊着。
守着物流基地,使装卸这个行当成为“香饽饽”。在镇里,只要勤快,凭着一副坚实的臂膀,一个成年人年收入都能在六万元以上。如今,全镇200多名装卸工常年守着物流基地这个“银碗”度日。
场景二:铁路撑起“大物流”
火车道的这边在备货,另一侧正在装车。“押车”的货主坐在一辆轿车里,看着卡车的散粮装进塑料编织内封口、过秤,最后用传送带直接运到火车的车箱里,装卸工们再把粮食整齐地摞放在一起。
“今天能走30多车呀,那一会再请个火车皮。”李天文不敢把手机放进兜,只能拿在手里,他怕错过打来的每一个工作电话。
李天文,沈铁集团肇源昊坤物流有限公司经理。据他讲,以前装车主要靠人抬肩扛,人员多费用高,现在一条传送带就可轻松搞定,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风雨棚的双侧都可以装车。
而2011年以前这里只有一条线路口,现在有6条,旺季的时候一天能装200个火车皮。
据新站镇志记载,货场的最前身是新肇火车站,建于1964年,1966年投入使用。2006年沈阳铁路局集团在这里成立了粮食品类战略装车点,2011年启动新肇内陆港工程建设。
新站镇党委书记隋若冰说,四十年前,公社生产队卖粮用的是手推车、马拉车,再后来就是汽运。而今,物流业是新站镇的一张王牌,这里与吉林省接壤,铁路、公路及水路交流便利快捷,又坐落在黄金玉米带、水稻主产区,经过多年打造,已成为黑龙江西部重要的“粮食集散地”,每年百万吨的粮食从这里集中销往全国各地。
场景三:物流相伴叠出产业“加法”
守着铁路这个粮食集散地,新站人的思想变宽了,叠生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加法”。
隋若冰扳起了三个指头:“种地更精了,加工业多了,销售渠道宽了。”
记者在敲开的三户村民家中了解到,秋后的粮食收获后,大家不急着卖,等到粮价高了再出手。为啥?物流基地就在家门口,啥时想卖随时发货,一样的粮食,村里人一斤能多卖5分钱。
新站村村支书刘延华,祖孙三代在村里生活了80多年,村里如今的变化是他40年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他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打工、经商、种地的人各占三分之一。喜欢在土里刨食的就多种地,喜欢在外闯荡的就出去打工,头脑灵活的就出个摊床,干得大扯点的就办个企业搞米业加工,年收入上千万元。
在村里,让记者羡慕的是半数以上人家都有小轿车。
雕花的黑漆铁大门内红砖铺路,肩上搭着毛巾的张希华正在收拾菜园,一台哈飞轿车停在院落的一角。张希华说,只要不偷懒,手脚麻利,日子过得都不会太差,年收入十万元左右不是事儿。
物流底下好“乘凉”。这句话,在新站镇一点都不夸张。这里的种植业靠一步步递进式的“扩张”,像“加法”一样加出了一道风景,最后一齐涌进“大物流”。
物流的进入,使新站镇经济提升了30%,成为让人羡慕的“风水宝地”。(记者 卜宪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