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无车承运人的概念被提出,2016年8月29日交通部发布了《关于推动改革试点 加快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无车承运存在的条件和法律地位,现阶段试点企业一共有229家。
什么叫无车承运人
指的是不拥有车辆而从事货物运输的个人或单位。无车承运人属于承运人的范畴,通过与托运人签订运输合同,承担全程运输责任、收取全程运输费用,但同时自身并不拥有车辆,由其委托的实际承运人完成运输业务,并向其支付运费。
上面的概念不好理解?其实无车承运人相当于货代公司,一个没有车但可以开运输发票的货代公司。
无车承运人解决什么问题
本人认为,国家试行无车承运人办法的初衷是规范货运组织者或中介服务类非实际承运人收编为法律意义上的承运人,承担与实际承运人相同的法律责任,促进物流货运行业的规范与转型升级。
但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无利不赶早,这么多家公司申请无车承运人资质,就是冲着可以解决税和票的问题而去的。
无车承运人这件事最大的意义在于,终于明确了无车承运人是属于交通运输业,可以开具10%的发票。另一方面,扩大了无车承运人可抵扣项目,降低「营改增」后无车承运人税负成本。同时,由于地方上财税返还优势,无车承运人可以为客户提供低价的增值税发票,还可以从中赚取税点差价。
所以,有了无车承运人资质可以光明正大地卖发票!
无车承运人运作要求
有了国家划出来的蓝海,抓鱼还得弄个工具——弄个互联网系统。
强调互联网和信息化是无车承运人运营的必备条件。根据《意见》试点单位必须具备较为完善的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和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信息数据交互及处理能,能够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实际承运人的车辆营运情况进行全过程管理。
就是说,无车承运人必须自有物流管理系统对接国家物流信息平台。
看看《国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对无车承运人监测接入系统需要内容:
对无车承运人平台的合规上要求:
1、保证业务真实性,三流合一,即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合一。
2、保证人车一致
3、轨迹跟踪,对运输全过程进行实时管理。
针对合规性,那么系统打造让软硬件一起上吧:
应用系统分两大部分,即PC端和移动端。其中PC端门户含货主端和承运商端入口,而移动端分为货主、承运商和司机端入口。
平台功能分为注册认证管理、订单管理、竞价管理、TMS操作管理、车辆管理及调度管理、定位管理、票据管理、价格管理、资金结算及账户管理、税务管理、还有很重要的外部EDI接口等等。
其他的如后台管理、统计管理、数据库归集功能等视乎平台情况搭建了。
系统基本实现以下功能:
货源与运力配对、竞价模型、车输调度、物流过程可视化、实时信息跟踪、车辆定位与轨迹、运单跟踪与查询、回单签收与核销、线上收付与清分、税务财政对接、数据分析与清洗、客户维护管理、外部数据对接等等。
搭台唱戏
台子搭好了,有人来唱戏,有观众来看戏,门票卖得出去才算是一台好戏。
搭台子:无车承运人系统,对接好外部系统平台。
唱戏主角:货主、承运商、司机。
吃瓜观众:第三方物流、物流中介。
卖门票变现:行业指数、物流金融、卖发票、卖ETC卡、卖油卡、卖保险、税务做帐、汽车金融、司机个贷、汽车后市场………妈呀,数不来了。
简单的商业模型如下:
一手好牌,还得懂出牌套路
对一个商业模式来说,互联网技术从来就不是核心竞争力,也不是什么秘密武器,它只是实现商业模式的一个工具。
无车承运人平台为什么能吸引物流公司,无非发票上可以在税赋上降低了物流公司成本。但无车承运人平台需做好风险隔离,做好货源与运力管理上,取得货主与承运商的信任,赚取服务费才是平台长久营运之道。至于倒发票这事,还是找个能吃这口饭的公司干吧。
所以找几个在各地有实力的开票公司(鸡蛋得分开放),先用发票的优势吸引物流公司入平台,坐等财(手续费)色(交易数据)双收,但不能把发票这个优势当杀手锏,政策的东西,转头说没就没了。
吸引物流公司入驻平台的套路除了能给物流公司开票外,另一个套路就是帮物流公司融资了。
正规的无车承运人平台,上面本人提过,需人车核定,运输轨迹真实,还有三流合一,数据对接国家指定平台。如此好的底层数据,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很好的原始数据作为贷款和风控依据,因为金融机构比较青睐这种平台。
通过发票和炒票吸引物流公司入平台,是最好不过的办法了。
当然,货源的组织能力才是无车承运平台的核心能力,一个合格的无车承运平台,须具备有货、有车、有钱,一个也不能少。
无车承运人平台将何从何去
无车承运试点工作即将结束,交通运输部总结过往无车承运成绩和问题的基础上起草了《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个征求意见已经没有了“无车承运”这几个字,取而代之是“网络平台”。这样的话,将是现在互联网货运匹配平台的发展机会,即使现在拿不到无车承运人资质的平台。
不久将来,相信国家必将在税务管理、行业规范制度等方面更加完善,条条框框会更多更细,所以行业将面临洗牌,留给小平台的机会不多了。
所以,在百花齐放的时机里,突围而出才是正道。
又或者,做大数据和流量,在资本市场找个东家,在他们还未看清这是个啥玩儿时,卖个身,套个现,这也是一种最好的出路,没有之一。